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信院学子的“我与太史公的跨时空接力——新时代乡村 振兴视阈下的邳州戴庄‘微史记’书写

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 作者:王元 曹将鑫

大学生网报7月8日电(通讯员 王元 曹将鑫)为了论证农业遗产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推进背景下与现代化的联结程度、互动作用、未来挖潜,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的“邳州戴庄调研及‘微史记’沉浸式书写”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员于7月5日来到了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戴庄镇进行走访调研,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在当地青年和村民的带领下寻访了村内传统匠人,了解“草根创客”的电商直播新模式,访问戴庄镇文化站王站长,了解戴庄的文化宣传形式和遇到的困境。

是剃头匠也是老兵

“我1945年64年当的兵,现在家种地,除种地外,也给村里的老少爷们剃头刮脸,赚点小钱儿。剃头的手艺,在去北京当兵前就候学会啦,在部队里给战友们剃了六年头,后来退伍了,这剃头的活儿在村里就一直没有断过。”七十九岁的李敬尚爷爷是戴庄镇良王城村出了名的剃头匠,操着一口徐州方言。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李尚敬爷爷与他的老伴黄芝荣奶奶。曹将鑫 摄)

他的老伴黄芝荣奶奶满脸的笑意,翻遍小院才凑够八张小板凳,拂去上面落久的积灰,热情地招呼三下乡的孩子们坐。奶奶和村里坐在门口的大爷大妈一样,直言太久没一下子见过一群主动进村的年轻人了。

“爷爷,您剃一个头收多少钱呀?”队员李心茹大声问李爷爷,李爷爷年纪大耳朵背,“三块五块不等,不给也管!剃头又不值啥钱!”爷爷话音没落,就开始把剃头的一套家伙事儿摆上来给大家看,队员们围上来,异口同声地“哇”出来,觉得新奇极了,这一把把老式道具都珍藏着岁月的痕迹,藏了剃头匠爷爷的青春、良王城村一代代人的青春。

(图为剃头匠李尚敬爷爷的工具箱。曹将鑫 摄)

“爷爷,您喜欢给人剃头吗?一剃就是五十年!五十年呐!”队员许雅琴忍不住抛出这样地问题,“其实我也不是非要挣这个钱,国家的政策好呀,给退伍老兵的钱,种地的钱够我们老两口花了,村里老人可多,在我这理头可方便,习惯啦!,也算是为感谢我们共产党!”

“俺们全家都感谢共产党,吃着共产党,喝着共产党,全靠共产党!俺两个孙子都去当兵啦!家里有这个传统!”一旁的奶奶也激动地加入了这场对谈。

思考戴庄困境

这场访问地发起者是来自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的“邳州戴庄调研及‘微史记’沉浸式书写”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乡村振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正视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例如在城镇化浪潮下作为根与魂的农业遗产正在被现代工业文明解构重塑,农民们正遭遇着文化认同困境,农业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传承在代际更迭中逐渐缺位,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底色在有意识被放弃或者在习焉不察中淡褪甚至丧失,作为人类先祖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与传续给后代的遗留物,这一系列承载族群内部成员亲缘纽带、集体记忆与情感寄托的载体一旦在人类文明发展序列中消失,就意味着乡村振兴将面临失活风险,乡村振兴就缺乏坚实后续动力,基于以上现实痛点,实践团队认为不应该放任农业遗产作为传统乡土社会的遗蜕,被放置在与工业文明尖锐对立的宏大叙事框架中,农业遗产不应该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清扫的障碍。他们想要在一个实体空间——新旧交织的戴庄镇,发现、描述眼前的问题,或许未来多些解决的思路

(图为进入透明海报画面的戴庄风景。王元 摄)

戴庄镇是苏北徐州邳州的一个小镇,人文底蕴深厚,出土的纳玛象牙化石有25万年历史,刘林遗址、梁王城遗址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正如镇文化站站长王周全所言,地处徐州中部,资源优势不明显,支柱产业还是农业,镇上的效益可观的企业寥寥,整体发展较周围的镇更为缓慢缺乏活力,回流建设家乡的青年人并不多。平日里文化站开展面向村镇百姓的活动,“未成年人讲故事”、“家庭故事宣讲”、“端午节包粽子、做香包”、“青少年剪纸”、“送戏下乡、电影下乡”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与戴庄镇王周全站长的合照。曹将鑫 摄)

老电影的变迁

说起送电影下乡,就不得不提起实践团队进李圩村里寻找的电影放映员李全启和送戏下乡的他的老伴。李爷爷是村里的热心人,听闻三下乡团队要来红瓤西瓜矿泉水早就备上,踏入李爷爷家门时候,队员们就发现了“光荣之家”四个大字,同样是退伍军人的他,在退伍后,就做起了电影放映员,电影放映员是时代的产物,这一放就是四十多年,虽然技术在迭代,设备在更新,观影者在流失。他搬出了三台“大玩具”,就像老友重逢般打开、擦灰、修理,通电,整整一个半小时,35度的高温下爷爷汗珠子一滴一滴地淌。终于,两台“长江牌”的南京电影机械厂制造的电影放映机出现在大家面前,除了胶片不能自动转动,其他完好。编号807559的那台七十年代生产,编号170350的产自八十年代。

(图为电影放映员李全启爷爷修放映机。曹将鑫 摄)

“这两台放映机不管了,唉!咱看看这台有十二年历史的数字放映机,能放片子,现在就用它。给你们放电影看,村里的年轻人都有手机啦,不兴看这些个了。”队员们在不算宽敞的屋子里,静静坐在马扎上看完了一部公益片,片子是放给村民们看的孝亲敬老模范周长芝的事迹……

(图为实践团队与李全启爷爷观影。曹将鑫 摄)

(图为数字放映机播放的影片。曹将鑫 摄)

传统手工的没落

戴庄镇村里的老人多,占了七八成,留守儿童也多,都是候鸟,一到暑假就去城里见打工的爸爸妈妈。六十九岁的豆腐匠郭建祥爷爷的孩子们都在城里立业成家,他不想离开自己的根系,两年前他还做着传统工艺的豆腐制作,选豆、洗豆、浸泡、磨浆、煮浆、凝固、压制、切块、晾干。道道工序日复一日近五十年,近些年机器生产替代了传统手工,爷爷重新回归了农业种植,“我做不动了,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些个了!”

(图为豆腐匠郭建祥爷爷。王元 摄)

和豆腐匠一样,放弃传统手艺和工种转型的还有王圣军木匠大爷,受国家乡村“移风易俗”政策影响,传统土葬被火葬取代,随之而来的棺材打制职业,逐渐销声匿迹,手艺精湛、尚能学习的转行去做家具,而其他的选择了进城,去苏南、去上海甚至更远的大城市,不少没有学历加持的中年人遭遇困境后,辗转于各个工地……

(图为木匠王圣军和他的妻子李艳玲。曹将鑫 摄)

电商直播新模式

戴庄有没落的行业,也有踏着节奏前行的“草根创客”,四十出头的陈佩佩女士是李圩村航宇服装超市的老板,店里除了男女老少衣服在售,还有鞋子护肤品摆在货架上,老板十五年前开了这家实体店,十年前开始做微商线上销售,陆续又进入快手、抖音平台直播带货,她说那时的流量吸引还不像现在艰难。店里不时进入几个颤巍巍的老人取快递,老板手把手教老人看单号。这是村里唯一一家快递站点,原先村民需要上镇上寄收快递,外出务工的孩子给家里老人采买很是不便,村内外沟通多被阻断。陈女士抓住这一现实机遇,就询问了快递代收代理事宜,跑腿代购的生意陈女士也在做,老年人直呼方便。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航宇服装店老板陈佩佩。曹将鑫 摄)

戴庄实践的感悟

从南京来到戴庄,队员们几天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交通不便,镇里一天一路公交车,奔波于各村就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街上往来行人几乎人手一辆电动三轮,烈日暴晒下几番询价租赁,队员们才找到一家价格合适,肯外借旧车的经营部。实践的日子写满“颠簸”二字,队员们在敞篷的三轮里下雨靠打伞遮挡,有时为了方便安全索性放弃撑伞,充电电池不外借直接带来一个棘手的难题,队员们遭遇了恰逢雨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电瓶耗尽的真实场景。队员朱迅、林佳钰边推车上坡边笑着说“这太魔幻现实主义吧!”

(图为实践团队租赁电动三轮冒雨前行。王元 摄)

队员曹将鑫几天下来拍了很多三下乡的照片,平时沉默腼腆的他时常被眼前的景象打动,往往鼓起勇气才能上前征求爷爷奶奶的拍摄允准意见,但他还是不忍放弃拍照的机会,爷爷奶奶们朴实的笑容,黝黑的面庞,爬满眼角的周围都如此真实生动,值得一说的是他们中很多人的后代都成为了光荣的入伍士兵,在祖国各处保家卫国,或在城市一隅,把汗水贡献给了建设新家园。

在乡村振兴的视阈下,采用微观视角观察苏北邳州市戴庄镇戴庄村的农业遗产存续状况;进行田野调查,论证农业遗产在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推进背景下与现代化的联结程度、互动作用、未来挖潜;致敬曾着墨于邳州大地记传史的司马迁《史记》恢弘篇章,致力于新时代乡村的“微史记”叙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记录族群性表述与谱系性记忆,是此番实践队伍的初衷,他们认真访谈,拍摄微电影,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北京,初步搭建了戴庄微史记数据库,也运用所学正在制作“乡音地图”程序,指导老师王元想采用叙事史学,面向公众小人物,眼光向下,用好叙事表达方式,用具体微观的细节透射长时段的时代变迁,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戴庄,千百个戴庄镇一样的小镇。

队员施沁怡说:“在这里我看到了坚守的匠心,是新一代应该守住的一颗心呀!特别是我们职教生。”陈福月在实践结束后说:“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在化解中我感受到了很真实的人民的力量,我相信世界还是好人多,这一次,我扎扎实实走在了炽热的土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1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踏访民间觅乐舞,匠心复原呈八佾

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队员来到曲阜文化传媒公司彭门创作室,探寻最高祭祀礼仪八佾舞的风采。实践队员在前期进行了充分讨论,明确每位队员的分工,并通…… 佛尔云耳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篆刻技艺,弘扬中华文化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来到曲阜著名篆刻家张博老师的工作室了解、学习篆刻艺术。张博老师自幼拜师学习篆刻,习印二十余载,为实践队员们细致讲解了篆刻…… 佛尔云耳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踏访民间觅乐舞,匠心复原呈八佾

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队员来到曲阜文化传媒公司彭门创作室,探寻最高祭祀礼仪八佾舞的风采…

传承篆刻技艺,弘扬中华文化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队来到曲阜著名篆刻家张博老师的工作室了解、学习篆刻艺术。张博老师自…

品味泰山古法豆腐,传承千年豆香文化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社会实践】品味泰山古法豆腐,传承千年豆香文化(通讯员:高志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继民俗传统,兴文化之光

(通讯员:柴佳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

净社区环境,传邻里温情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1日电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核心场所,它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最新发布

拾光实践队:精心准备 确保完美宣讲
为了确保后期宣讲工作的开展过程不会出现任何差错,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拾光实践队于2023年7月8日9时在教育大楼1426开展宣讲准备的确定工作,对前期的相关主题宣讲内容及PPT进行进一步的审查确定工作,同时,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走进恩施来凤县,用暑期支教为孩子构建快乐童年
7月8日早上八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队员冒着大雨来到大河镇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开展七彩假期暑期课堂开班仪式,看着一个个的孩子来到会议室就坐以及他们天真的笑容,我们队员脸上也不由自主的…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缅先烈,祭英魂
为大力宣传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7月4日下午15时,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实践团队前…
湿地保护,齐心同行:苏州建设国际湿地城市现状调研 —-苏州学子到苏州中学园区校参观访谈
湿地保护,齐心同行:苏州建设国际湿地城市现状调研——苏州科技大学净土家园团队到苏州中学园区校参观访谈为了让团队成员走近湿地、了解湿地,,由商学院夏海力老师带队,数位本科生组成的苏州科技大学净土…
安工学子三下乡-扎根红色文化
本网讯,2023年7月8日,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抓住有利…
“月硒”社会实践队|深入调研,宣传高良姜
7月7日,“月硒”社会实践队于徐闻县中心对高良姜群众了解度进行实地调研。本次实地调研深入当地群众,旨在了解高良姜目前的发展现状、社会知名度等一系列问题。7月7日下午的实地调研,主要是在徐闻文化广场…
爱心点燃希望之光,资助成就成才之路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资助政策下乡行的号召,加强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巩固已取得的资助育人成果,郑州轻工业大学“豫爱启航”资育政策宣讲团于2023年7月2日至7月6日在南阳、周口、三门峡和巩义等地同时开展了…
湖工学子三下乡之红色抗战
2023年7月8日,今天是开展三下乡的第二天。为提高广大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怀和增强学生对抗战期间所牺牲英雄的缅怀。实践队员赴湖南省衡阳市岳屏公园里的衡阳抗战纪念城以及衡阳市市博物馆,社会实践团在肖…
【视察指导暖人心,在关怀中砥砺前行-------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科教兴学公益团队赴市领
【视察指导暖人心,在关怀中砥砺前行————-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科教兴学公益团队赴市领导视察工作】中南在线7月8日消息(通讯员汤阳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聚焦实践主题,完善实践规划
聚焦实践主题,完善实践规划为更好地聚焦实践主题,明确实践目标,丰富实践内容,完善实践规划,同时对暑期社会实践前半期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后期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详细的安排,2023年7月7日,三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