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宁波7月8日电(通讯员 王琪)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6月2日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2023年7月6日下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传非遗,守匠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宁波市奉化区王兴昌洋服店拜访了国家级非遗红帮裁缝传承人王小方老师,感悟红帮文化深厚的思想底蕴。
王小方,红帮裁缝第六代传承人,他16岁开始拜师学艺,到28岁成为知名服装企业技术总监,再到30多岁创办王兴昌呢绒洋服店,王小方始终怀揣着红帮裁缝传承的初心,遵循“要像雕琢艺术品一样做好每件西服”的理念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发扬红帮文化和红帮精神,积极拓展红帮裁缝产业链,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悉心钻研红帮技艺,王小方始终怀揣着红帮裁缝传承的初心,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发扬“红帮文化精神”。
继承人王小方为同学们展示新中式服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诗怡 供图红帮裁缝技艺是立足宁波本帮裁缝技艺传统、又吸收西方立体裁剪技术,从而实现“中西合璧”、“中体西用”创造性转化的制衣工艺。它发祥于奉化江两岸,并随着红帮裁缝艺人的流动向外发展,目前已拓展到国内外30余个城市。
红帮裁缝技艺是我国近现代服装行业转型开拓期的杰出典范,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套西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个西服学校、第一本西服理论著作。宁波红帮裁缝成为了金字招牌。曾为孙中山先生、徐锡麟先生以及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过精美绝伦的服装。1997年8月,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命名奉化为“中国服装之乡”;2005年“红帮裁缝”成功申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奉化红帮裁缝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在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红帮裁缝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即来自洋人的专业制西服之打击。但面对洋人的专业优势,红帮裁缝并没有轻言放弃,为了与洋人竞争,他们奋起直追,勇赶国际服饰新潮流,为了赢得过洋人,也为了自己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自20世纪30年代起,红帮裁缝竭思竭虑,采取各种形式,奉献一生,致力于培养红帮传人,弘扬红帮精神。
古老的裁缝工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蒋雨轩 供图回顾宁波红帮裁缝风尘碌碌的历史,发人深思。它不仅填补了中国服装史上的空白,更是一个宝贵的品牌形象。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取精用弘,红帮是一个群体,是中国近现代服装的开拓者;红帮又是一种精神,它凝聚了宁波帮的创业精髓。红帮精神是行业之魂,红帮技艺是文化之核。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红帮裁缝”的招牌百年来一直金光熠熠,直到今天依然光彩夺目。
红帮裁缝“是一群敢于创新的人,百年前,他们从无到有,从模仿别人起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定制规则;而如今,面对不断变幻的新形势,他们没有故步自封,再创辉煌。他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化作了“红帮精神”的骨架。制作一套纯手工的西装有130多道工序、上万针,前后要花一个月左右时间,对服装每一个部分都有精细到毫厘的要求。对技术细节的苦心钻研,是“红帮精神”的血肉。
这么多年来,红帮裁缝的每一位传承人都坚守发扬着“工匠精神”,第六代传承人王小方老师与我们自述其学习时期,每天练习到凌晨三点,遇到很多困难,但都一一克服,坚持了下来。我想认真,刻苦,细心服务等等,这些“工匠精神”的体现,正是红帮在坚守自己的“正道”。同时红帮裁缝也在不断创新,王小方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房间内的文创产品,并把最近创作的一顶虎头帽展现给我们,从王小方老师的笑容中,可见红帮裁缝在以工匠精神为核,不断创新的方式下,未来将一片光明。
本次调研增强了“传非遗,守匠心”成员们对红帮裁缝的认识,了解了“红帮裁缝”们独守匠心用“工匠精神”续写了百年时尚传奇,感悟到艰苦创业,奋发创新,洋为中用,独树一帜的“红帮精神”。“红帮裁缝”的故事一直在延续,这弥足珍贵的“红帮精神”的力量更激励一代又一代“红帮裁缝”不断创造辉煌。将红帮精神实际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实践红帮精神,才能真正做好新时代青年。
合照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蒋雨轩 供图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2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