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讯(通讯员 杨晴雅张文哲) 响应《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了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茶农的影响以及制定更好的适应策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的茶园诊疗实践队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茶学系主任高水练副教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7日前往安溪县茶园,展开了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
此次实践活动紧密围绕中国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目标,旨在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安溪茶农的影响,并探索切实可行的抗旱方法。
实践队首先造访了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主任、中国制茶大师、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兼职教授温文溪的工作室。在温文溪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位于西坪镇南岩村的一片生态茶园。
实践队实地考察生态茶园 王玉芳摄据实践队观察,该茶园的茶树幼苗上有铺草覆盖,而且在每行茶树之间还套种了豆科植物。这种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干旱对茶树幼苗的影响,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茶树病虫害的发生。
接着,实践队前往西坪镇内山村进行茶农的入户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围绕去年秋季旱灾对茶农茶叶产量的影响以及茶农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展开。通过调查发现,该村茶农拥有的茶园大多分散且严重受到旱灾的影响。茶农们虽然接受了一些抗旱方法,但由于茶园分散或成本较高等问题,无法全面实施。
随后,实践队来到西坪镇德峰村和平原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茶农的入户调查。
高水练副教授与农户开展座谈会 赵玉涛摄实践队了解到,德峰村所有的茶农都共同加入了一家合作社,并采取茶园入股的形式,实现全村茶园的统一管理。在经历了去年秋季旱灾后,德峰村的茶园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这离不开当地合作社独特的茶园管理方式。实践队的队员们跟随合作社理事深入当地茶园进行考察,发现德峰村的茶园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原生态的植被覆盖,并采用了零农药、行间铺草和套种等管理方式,这些措施的实施是当地茶园能抵御旱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水练副教授指导实践队队员在茶树间铺草 杨晴雅摄最后,实践队进入西坪镇平原村进行入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村大约有200到300户茶农从事茶叶生产,面对干旱等气候灾害,茶农们多数无奈得认为只能“看天吃饭”。
实践队队员调研农户 王玉芳摄通过在西坪镇的一天调研与考察,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的茶园诊疗实践队深入了解了茶农的基本状况和抗旱的想法,并实地感受到了不同茶园面对旱灾的差异。这些调研结果为实践队后续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对实践队后续为茶农们找到成本低且有效的抗旱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与中国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相契合,也为推动安溪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和探索的示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7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