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支教盈年岁月艰,壮心一片刻青山;风尘未得空闲洗,硕果辉煌带笑还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武建斌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的讲话精神,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圆梦”魅力甲骨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发展和振兴乡村教育的号召,利用暑期到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拓展课程来提升乡村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农村的孩子由于和外界的接触比较的少,大多数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和外界毫无联系。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近乎为零。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极其有限的。通过此次支教活动能够对支教学校的学生教育带来帮助,让当地学生通过大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开启他们的眼界和心灵的窗

对于我来说,支教的目的在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次环境相对不错的环境里,经常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西部士地的贫瘠,教育资源的稀缺,孩子们学习环境的恶劣等等;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支教的人的付出与努力,包括每年感动中国栏目中那些在偏远地区坚持教育事业的人的感人故事,我时常觉得,帮助他们是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责任。

奉献爱心,快乐自己。希望能够通过支教实习这样一种形式,给子他们更多的帮助,将自己的爱心奉献出去,告诉他们这个社会有很多很多关注他们的人,有很多很多富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人愿意帮助他们。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给他们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锤炼精神,锻炼品质。毫无疑问支教地区的条件是非常恶劣的,支教工作是繁重而辛苦的,希望能够通过支教的工作不光给他们带去温暖,也能够锻炼自己吃苦耐芳的精神,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变得更加珍惜我拥有的一切,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支教活动过程中的教育是相互的,当我们面对孩子们天真的笑脸,面对他们收获知识的快乐,其实受教育的也是我们自己,对于我们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参与支教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有一个充实、难忘的人生经历,使大学生能够在支教的过程中释放和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支教不是我去教别人,而是别人来教我;这是我对整个支教活动的第二感悟。有人说说支教是去当老师,传授知识,是去教育他人的。或许真不是这样,初为人师,自己又懂多少教育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又有多少,教学理念是否已经成熟,在我们一切未完全有条件教育别人的时候,我们又怎么敢说教育别人。我们只不过是用真心和努力去与学生共同进步。

支教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更是成就了自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8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岭南师范学院岭先行团队走进阳春,与商家、行人探讨春砂仁的话题
岭南师范学院的岭先行团队黄家惠和石恩恩近日积极走进阳春市街头,与当地的商家和行人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春砂仁的采访。这一行动旨在调查了解市民对于春砂仁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促进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传承…
“砥砺林大青年,建功美丽乡村”之三下乡总结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月9日讯】(通讯员汤祖威杨谦李启豪马钦)2023年6月30日至7月5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1人组成的“砥砺林大青年,建功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短视频直播助农的传播者与实践者
现如今,国家重视乡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乡村电商需要得到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知识背景,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媒体宣传和销售农产品,推动乡村电商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创新的…
曲师学子三下乡: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助力乡村新发展
土地作为当代社会发展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经济资源之一,其对于新时代乡村的全新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1月28日,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
追随革命先烈脚步,体会革命萌芽诞生
中国青年网南昌7月6日电(通讯员程梦麟)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一座灰色五层大楼,见证了打响了武装派的第一枪,以及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
夏日清凉派送中
炎炎夏日,一碗绿豆糖水最能解暑。7月7日晚,“岭南甄选”社会实践队后勤组副组长许俊瑾组织了一场为下洋镇东华实验幼儿园附近村民派送绿豆糖水的活动。许俊瑾及其组员从中午就开始准备,前往市场精心挑选、…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怒放 放声歌唱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7月四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马志愿服务队为中伙铺中学的小朋友们开展了特色音乐课,鼓励小朋友奏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赞歌…
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革命精神传世续 红色血脉永流传
中国青年网南平市7.8日电(通讯员:朱兴龙姚雪婷黄晞越)7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闽巅探党源海坛寻印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红军长征文化公园重要建设点——光泽县五神山康养小镇牛田村进行实地调研…
躬耕乡村,师生同心
(通讯员殷洪梅)2023年7月7日,岭南师范学院领导老师来到湛江市吴川市长岐中学对隶属于商学院的社会实践队伍——“商之翼”社会实践队的工作进行指导,对社会实践队伍的队员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并对社会实践队…
支边支教,用奋斗书写青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成长成为了国家长期的历史任务。因此,作为最具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去引导好他们。同时,三下乡,是一个时代的名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