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滁州市7月7日电(通讯员 胡昊 陈宗雨 段一凡)
1978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在凤阳小岗村这片土地上悄然开展着。多年以后,这些事迹吸引着不少后辈们来到凤阳参观走访。2023年7月2日至3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小岗村暑期实践队走进了凤阳小岗村,感受红色的改革精神。
2023年7月2日中午,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子前往当地“金昌食府”,拜访当年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18位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老先生,了解“金昌食府”的由来和发展,深刻认识小岗村的改革创新之路。
走入食府里面,便可以看到墙上成列的中央领导与小岗村优秀工作人员的合照,许多宣扬小岗创新精神的语句摘录,以及一系列带有小岗村标志的物品。在观赏一番后,同学们开始点餐品味当地美食,与此同时,同学们从服务员口中得知“金昌食府”拥有的美味健康、可以从源头到餐桌全链得到保障的猪肉食品,来自于小岗村自主创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科研成果的“瘦肉型杂交香猪”。食府更大的目标是利用该技术,让小岗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饭后,同学们对严金昌老先生进行采访。在采访中得知,小岗村的精神包含着敢于担当的为民精神,敢于创造的改革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在同学们询问到在决定大包干时,是否会感到害怕时,严金昌老先生回答道;“害怕是当然的,要是弄不好,一个队的人都得被摘帽子,家人也会受牵连。”但即便是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他们当时依旧没有退缩。改变小岗村现状的决心,促使他们挺身而出,敢于改革。至于为何放下土地转头餐饮行业,严老先生解释道:“现在的小岗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景点,每年有很多游客来小岗村参观,开设餐馆,吸引游客吃饭,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也依靠当年沈浩书记的支持与鼓励。”
图为同学对严老先生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昊 摄当日下午,一行人怀着对严金昌先生口中的沈浩书记的好奇,前往当地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参观了解沈浩同志的生平及对小岗村发展的贡献,领悟“沈浩精神“的内涵。
步入陈列馆大门,迎面看到的是墙上胡锦涛同志对沈浩说的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沈浩精神的弘扬。两段话简短而有力,也让一行人对沈浩形象有了初步认识。
图为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大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沙董 摄跟随导游的脚步,同学们走进陈列馆第一部分——沈浩的生平。展柜中陈列出一份又一份“三好学生”奖状,可见其在专科学校学习期间的刻苦努力。直到1986年毕业前夕,沈浩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省财政厅任职18年,一直任劳任怨,爱岗敬业。2004年2月10日,他响应省委号召,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同学们从他的日记中看到他的决心:”今天,我正式到小岗任职了,我一定要按照省委的要求,引导和带领小岗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为省委的决策争光,为财政厅添彩,为人民增富“。知行合一是他的本色。展柜中沈浩生前所穿的五元钱的棉鞋、贴在床头的小岗村所有村民的联系方式,真实地展现出他当时沉下身子、转变角色、深入群众的经历。讲解员口中的故事让沈浩的身影生动地浮现在同学们脑中,一行人无不感动。
从墙上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沈浩到任之初,小岗村大多是瓦房,还有少数老百姓居住的是茅草房。 “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过富裕门“。沈浩听计于民,制订了“三步走”计划——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正是这“三步走“让小岗村进入快车道。展板上呈现出的葡萄文化旅游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创业、兴建大包干纪念馆、鼓励老百姓开展农家乐、引进13个商业项目、成立中国首个大学生民兵连等事迹,让同学们理解了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的良苦用心。当同学们得知前往陈列馆途中经过的小岗爱心幼儿园、小岗学校和养老院正是沈浩同志建立的,更是认识到他是真的在用心为老百姓着想。无怪乎小岗村民为挽留沈浩,三次按下红手印。
图为同学们观看展柜中的报纸及沈浩的奖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沙董 摄行至二楼,同学们来到沈浩同志曾经借住六年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和两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有关农村改革的书籍。出门向楼下走,就是故事中那“永不上锁的铁门”。这道门不仅让村民随时能来找他,更使得他与村民的心没有分隔。
至此,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已经参观结束,而沈浩同志勤奋敬业、爱民为民、无私奉献、锐意改革的精神却留在了同学们心中。“沈浩精神”是小岗精神重要的一部分,青年学子当领悟其内涵,不断弘扬。
次日,团队成员前往大包干纪念馆,参观大包干历史文物,感受当初改革带头人们的艰辛历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切身体验到先辈们在未知道路上探索的不易、在农村改革中的艰苦。
虽千万人,吾往矣。走入纪念馆,便可以看到赫然醒目的“大包干纪念馆”几个夺目大字,宣示着曾经那个辉煌的岁月。随即映入眼帘的是一份印着24个红手印的协议书,上面书写的正是当初的先辈们为实现“吃饱饭”“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的愿望,鼓出巨大的勇气,甚至做好了锒铛入狱的准备的决心——“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谁愿横刀立马?唯我小岗村人。在当初全国都在吃大锅饭的情况下,在大家都在磨洋工的情况下,在大家都苦于大跃进的错误但是没人敢于改变的情况下,他们敢为人先,一举打破了僵持的局面,造就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天,结束了那个生产效率底下的社会局面。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今安静地躺在大包干纪念馆,吸引着每一个前来学习的学子。至此,大包干纪念馆已经参观结束,“大包干精神”是小岗精神重要的一部分,青年学子当领悟其内涵,不断弘扬。
图为大包干纪念馆大厅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好 摄为期两日的实践活动全部结束,团队成员们表示,本次实践使他们深刻理解了由沈浩精神、大包干精神共同组成的小岗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思考作为当代青年应当担负起的传承红色血脉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71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