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百年山河波澜壮阔,垃圾分类常驻人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叶邦俊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祖国早已登上世界之林,如同凛凛雄鹰振翅于浩瀚苍穹,然而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垃圾的治理已经成为全体人民不得不面临的 课题,为了解垃圾分类政策落实现状以及探寻当前垃圾分类面临的困境,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团队于2023年暑假期间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社区参观,探寻分类设施。在小区的走访调查中,实践队员发现小区里面的基础设施齐全,一共建有5个垃圾分类投放站点,不同种类的垃圾桶使用了 不同的颜色,垃圾分类投放站点周围设置有许多的宣传栏,里面滚动播放着垃圾分类的方法、意义等视频。一番走访下来发现社区为垃圾分类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仅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基础设施,还张贴了很多宣传垃圾分类的标语,让垃圾分类的概率深入人心。然而我们发现很多人还是不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定,不仅仅没有进行分类,甚至还随意乱丢垃圾,给社区增大了不少工作量。社区是我们共同居住的家园,作为社区的一份子,维护社区的环境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去践行。

图为任家台村的垃圾分类设施 通讯员 付丰赫 供图

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认知。在实践队员的调查中发现,居民是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的,同时也是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队员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强制的约束力和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垃圾分类的相关产业链。要形成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依靠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前端、中端、末端相结合,真正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利用。对于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政府部门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奖励表彰等措施鼓励相关企业,最终实现垃圾分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只有政府、企业、广大群众和各类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做好垃圾分类这道必答题。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沿街店铺进行问卷调查 通讯员 付丰赫 供图

每一片土地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一块骨骼都与血肉紧密相连。垃圾分类,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城市,我们应当携手与共,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每一株小草,都期望着毫无阻碍地拥抱太阳;每一片废纸,都盼望着回到它该在的位置。当环保成为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共同诉求,那么它便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担起并孜孜以求的责任。勿让青山碧水仅成为定格于水墨画的光影,勿让人类只能透过寥寥照片回忆当初的美丽。当你捡起一片垃圾,彰显的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提高,更透视出整个民族的灵魂。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我们生于自然,理应回报自然,人与自然当和谐相处,共创文明盛世。时代与时势碰撞,青年与前辈携手。新时代新青年勇立潮头,怀着纯粹的信仰,迎时代之新风,将先辈之志牢记心中,将青春汇入复兴伟业,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图为“变废为宝”实践队合照 通讯员 付丰赫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71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福建学子三下乡:千年夙愿今梦圆 乡村振兴谱新篇
(通讯员张美慧陈晏敏)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赴泉州市南安市资助政策实践队员于7月7日前往南安市省新镇园内村、省身村、满山红村进行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各…
访非遗文化遗产,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
湖北学子三下乡:访非遗文化遗产,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大学生网报苏州7月8日(通讯员:杨珺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薪火社会实践队为加深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前往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参观学…
发扬俊波精神,品味多彩政和
7月8日,“立足乡土,筑梦乡村”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调研实践队来到政和县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实践队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廖俊波书记的经历与优秀事迹。廖俊波同志生…
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
现如今,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各类商品层出不穷,为消费者提供了各种各样选择的可能性。在社会多样化背景之下,消费者的选择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变得极其重要,以人造肉为代表…
志愿支教进行时——生物奥妙进课堂
(通讯员梁梅琼)7月8日上午八点,伴随着“铃铃铃…”的上课铃声响起,吴川长岐中学的学生们在岭南师范学院“商之翼”社会实践队队员杨舒媛的教导下开始学习新的课程——生物科普课。课堂上,杨舒媛以一首诗…
安全第一放心上,预防为主要牢记
7月6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来到湛江市吴川市长岐中学,此地将成为接下来该队伍十天的住宿地。湛江市吴川市长岐中学政教处主任肖英德热情接待实践队,并带领全体成员参观学校。为进…
夏日量风:家乡变化二十年,美好未来看今朝
2023年7月7日上午8时,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课——“家乡变化二十年,美好未来看今朝”,在浣花溪村小朋友们的积极参与中拉开了帷幕。本次主题活动中,中国计量大学夏日量风团队从小朋友自身特质出发,科学制定…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中分,发掘红色资源
6月25日,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红助振兴,绿促发展——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赴繁昌发掘红色资源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的中分村进行实地调研。中分村拥有大量且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推…
河科院学子三下乡:学习百年党史,争做红色青年
中国青年网新密7月9号点(通讯员白如梦)红尘中缘聚缘散,相逢的喜悦随着幸福慢慢沉淀,沉淀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党史也是如此,在一代又一代前辈的努力下,党的历史在不断发展,党的领导也在国家社会…
上海海洋大学那曲社会实践团队下乡 ——班戈县生态考察
上海海洋大学那曲社会实践团队下乡——班戈县生态考察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作为生态学的研究生,我们在课本中了解过高原的生态类型与环境气候,但是这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中和脑海里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