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团中央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文件精神,发掘大石板村决胜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同时探究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7月8日上午,川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大学生通讯社赴凉山州西昌三下乡“赤情月城,医心至彝”发展成就观察队来到西昌市大石板古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并受到了以大石板社区党委副书记尹俊为首的老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
在大石板村妇联主席肖文婷的引领下,队员们观赏了大石板村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深入了解了大石板古村的风土人情。在对大石板村发展过程的回顾和讲解中,肖文婷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这座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脱贫攻坚“示范村”,众多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让“钱袋子”鼓了起来。
为进一步展示大石板古村风采,四位老党员接受了队员采访。在四位党员中,有69年出生、党龄25年的党委副书记尹俊;有党龄20年的八零后、社区党委委员、文书马联红;有党龄23年、如今已70岁高龄的老党员郑德亮;还有党龄11年、原妇联主席的杨琼。他们出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大石板古村的脱贫攻坚事业、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奋斗终身。
当提及对党的感情时,四位老党员不约而同地热泪盈眶:“我们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经常不得不在粮食中掺入薏米才能果腹。如果不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项政策扶持,就决计没有我们大石板村的今天!这也是我们坚定入党信念的首要原因。”
对此,老党员郑德亮认为:“如今大石板村的蓬勃发展也绝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焚膏继晷、呕心沥血,这正是党组织大力提倡党建的硕果。”
以党建为核,以地利为器,随后老党员们为队员们深刻剖析了大石板村能够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独特的地理条件,宜居的气候环境与极具特色的历史人文色彩。这“三件套”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访,促进旅游业发展,配套吃、住、行、娱的发展,带动村庄经济发展。
“例如‘阳光康养’民宿产业与种子农业就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效果非常好。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而紧抓此机遇,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阳光康养客栈已经有232家。同时,游客多了自然对‘吃’的需求就会增大,由此带动了80多户餐饮发展。这些年随着村里产业的发展,更多年轻人选择留在村里工作,不仅开客栈、饭店的多,配套小商品生意的更多。而这不仅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促使大石板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包含吃、住、娱、购的产业结构。”尹俊解释道。
而马联红则对于大石板村成功发展为凉山州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模板发表了感悟:“首先是好的政策的指引,好的基层战略方针指引,然后是我们的广大群众信任、支持、配合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最后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敢为人先。”
杨琼则为队员们讲解了大石板村未来第三期的战略规划:“我们打算在三期工作中,开发村庄后边的一片土地,建设新农村种植乐园,做到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为村庄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村民提供就业新岗位。”
最后,四位党员前辈对现场青年大学生表达了殷切希望:“新一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坚决向党组织靠拢,将来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起到带头作用,用自己的知识服务群众百姓,将老一辈党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72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