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旗袍都是一段历史的传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女性的优雅和韵味,更是表达了传统工艺的坚守和传承。为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旗袍传承和发展的现状,7月7日,重庆移通学院“寻非遗之文化,拾坚守之精神”观察实践团时隔一年,再次带着对旗袍工艺的热枕踏上了追寻非遗传承的道路,前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君临百年旗袍博物馆。实践团通过回访非遗传承人、参观旗袍作品、体验制作工序,来探寻旗袍的百年历史文化内涵、感受传承人的初心与坚守。
图为实践团和旗袍传承人蒋玲均老师的合影
当实践团再次踏入旗袍博物馆,象征着祈求平安、聚集财富和迎来幸福美好寓意的击鼓鸣锣声再次回响在耳畔;寓意金榜题名的毛笔签到处,也祝福着来宾们能够在未来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实践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不朽与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入君临百年旗袍博物馆时击鼓鸣锣,保平安、聚财富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签到处用毛笔签字
关于旗袍,第三代旗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蒋玲均老师说道,旗袍是一种以圆形领口为特点的连衣裙,整体上没有背部的缝线,能够展现女性身材的曲线之美,同时旗袍的剪裁方式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此外,旗袍除了作为服装,也是一件艺术品。蒋老师还告诉实践团,穿上和脱下旗袍都有着深刻的寓意:清晨时扣上一颗纽扣,就像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傍晚时解开一个纽扣,则意味着解开心结,象征着结束一天的生活。
图为蒋玲均老师向实践团介绍旗袍文化
为了让实践团能够更加深入地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蒋玲均老师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博物馆内历史悠久的杨木古床、精美雕花镂空隔板、绘花屏风等,并指导实践团通过试穿旗袍、制作旗袍来进一步了解旗袍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实践团成员试穿旗袍与旗袍传承人合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旗袍制作
面对回访,蒋玲均老师表示很高兴,她说道,旗袍是流动的风景,移动的画,更是艺术的综合体,绘画、刺绣、剪纸等非遗都可以通过旗袍来展现,他们互为载体,互相衬托,彰显出更加独特的非遗魅力,旗袍已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更是历史,是文化,是传承,也更需要有青年一辈来进行弘扬和传承。同时,蒋老师表示,对于如今的旗袍现状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年轻人不爱穿旗袍,大众对于旗袍的认知也在逐渐减弱,这也就更加的需要我们去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旗袍,传承旗袍。
图为实践团采访第三代旗袍传承人蒋玲均老师
第四代旗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玉梅老师表示,基于喜爱,她已经在这里从事旗袍文化事业很多年了。同时,她还是一个母亲,家里有一个小孩子,令人欣喜的是,小朋友也对旗袍文化产生了兴趣。因此,张老师有意对孩子进行培养,希望她以后能够将旗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此外,张老师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喜爱并参与到旗袍文化传承工作中来,让这份瑰丽而古老的传统继续流传下去。
图为实践团采访第四代旗袍传承人张玉梅老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旗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浓缩符号,表达着女性含蓄的美感和个性魅力,它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精神和态度。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也更应该坚守这份非遗,将旗袍的美丽传递给更多的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4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