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由皖入湘云,追忆联大行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 作者:张琦 曹悦

莘莘学子殷忧国,济济人文奋振滇。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1月1日开课。然而,日寇来势汹汹,长沙危在旦夕,学校被迫再迁昆明蒙自。翌年4月,改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在新时代追寻前人的脚步,切身感受南迁的艰难困苦,弘扬“刚毅坚卓”的精神,2023年6月26日至30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苦旅新生,嘉荫长留”实践团队从安徽芜湖出发重走南迁之路在湖南长沙和云南昆明进行研学和宣讲。

师大启航,安全为本

2023年6月6日,赴长沙、昆明等地重走南迁之路,探寻联大精神社会实践项目正式立项,此后经过近二十天的筹备和规划,团队成员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住宿的地点及日程安排三个方面达成一致。之后为进一步增强队员安全观念,落实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工作,6月24日下午,团队队队长曹颖同学组织团队成员召开了暑期社会实践线上安全培训会。会上曹颖同学对学院提出的暑期实践过程中安全方面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总结和通知,并介绍了本次赴长沙、昆明的调研活动的具体的行程规划和时间安排。随后,安全委员王欣雨对团队的组织纪律问题进行强调,要求队员们以团队形式活动,不可擅自行动。通过召开此次安全主题培训会,团队成员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第一的观念,而团队也将为保障暑期实践的顺利开展而以安全作为实践调研活动的首要原则。

平明古院寻旧愿,又携书剑路茫茫

为了解西南联大在长沙的办学经历,实践团队参观了湖南圣经学校旧址,中南大学“和平楼”“民主楼”以及岳麓山长沙临时大学理工学院旧址——岳麓书院。在历史遗迹与现代改造的交织中,这些建筑既有历经岁月洗礼的沧桑,又散发出现代的特色。在深厚文化底蕴的依托下,西南联大精神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继续影响着诸位。在湖南圣经学校旧址,团队成员采访了一位定居在此的老媪。她诉说着自己的经历,这亦是西南联大的记忆。在周围的居民楼,团队成员随处可见社区宣传栏上张贴着南迁路上的英勇事迹,展现出联大师生艰苦卓绝、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实践团队来到“和平楼”“民主楼”的位置,同时对中南大学的同学进行采访调查。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中南大学同西南联大的渊源,学校始终秉持着“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传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而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古院,也在乱世为无家可归的师生们支撑起一片天地,在这里也有西南联大的痕迹。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湖南圣经学校旧址陈列馆

2023年6月26日至28日,实践团队在长沙完成了调研。西南联大的这段历史鲜为人知,但这却是它之后在云南扎稳脚跟必不可少的。

灼灼韶华风禾起,血脉赓续弦歌鸣

6月28日,历史学院重走南迁之路、探寻联大精神调研团队离开湖南长沙,来到了云南昆明。6月29日团队正式前往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云南师范大学的“一二一”校区进行实地调研。实践团队参观了校内的西南联大博物馆、西南联大原教室和“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等蕴含联大记忆并能传达出联大精神的地方,队员们也在此对西南联大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和学习,并为文字中展现出来的联大师生在战乱年代的精诚团结,和衷共济的精神所感动和震撼。在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还巧遇了同样从长沙来到昆明的一位准高中生。在和她的对话中队员们了解到她是因为对汪曾祺先生十分敬仰,所以希望能够来到他的母校,亲身感受西南联大的历史风光。而这位“忠实粉丝”也立志报考优秀院校的考古专业并希望投身于考古工作,红色血脉的赓续,正在这位新时代中学生身上得到强烈的回应。

图为团队队员采访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者

为进一步了解西南联合大学当时在云南办学时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以及师生活动,6月30日实践团队来到了云南省档案馆。在档案馆内,团队队员认真阅览有关西南联大的档案,并在纸上一点点抄录起20世纪40年代西南联合大学办学以来有关的各类文件和档案。跃动的笔尖将脑海中的联大记忆在纸上一点点铺开……阅览结束之后,队员们也对摘抄的档案进行了理解和整理并起程前往下一个调研地点——云师大的新校区,即呈贡校区。尽管西南联大遗址的主要所在地是云师大的旧校区,但来到新校区后,通过和几位在校学生的交流,队员们发现新校区也十分重视开展以西南联大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及实地调研活动,并且在新校区内部还有仿制的西南联大校门,学校内部的校史馆也有关于西南联大南迁的内容。抗战烽火中,云南这片红土高原无私地接纳和滋养了联大师生,见证了一代学人的刚毅坚卓。在滇八年,联大师生的到来也为祖国边陲的云南注入了新的活力、“导扬文化、恢弘学术”,“一时文教之盛、使昆明屹然成为西南文化之中心”。同样,这里也赓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图为团队队员参观云南省档案馆

图为团队队员采访云南师范大学学生

以安全培训为起始,经过在长沙和云南总共为期五天的实践调研,7月1日,此次历史学院赴长沙、昆明等地重走南迁之路,探寻联大精神暑期实践团队的在外调研活动正式落下帷幕。苦旅新生,嘉荫长留,团队队员经历了从安徽到长沙,再从长沙到昆明的长时间奔波,尽管这和真正南迁的艰辛比起来算不上什么,但此次经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体验,队员们也对南迁的背景和南迁的具体过程以及西南联大的最终成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见识到了当时南迁之人未曾见到过的风景。而在战火中产生的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也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所传承,不断激励新时代青年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志存高远,将自身同国家之命运与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这也是本次活动带给队员们的重要启示。

图为团队成员在岳麓书院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在西南联大旧址前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在云南省档案馆前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前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童声诵普语,幼苗展新姿

在多元文化交融、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今时代,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重要纽带,在促进社会交流、文化传承以及国家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 言启星芒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普入乡村,语通助振兴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水平,促进语言交流与文化发展,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前往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农村…… 言启星芒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一场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

在快速现代化的浪潮中,普通话的普及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通与文化的融合,然而,那些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多彩方言,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乡梓雅韵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让方言在时间长河中生生不息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瑰宝和民间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生活韵味。方言是情感的桥梁,是文化的承载体,是民族记忆的组成部分。它们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等待…… 乡梓雅韵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逝水年华的回响

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乡梓雅韵”实践团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方言的实践活动,这趟旅程不仅让实践团成员领略了方言的多姿多彩,更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它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乡梓雅韵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传承方言之美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民情感,而非遗戏剧是方言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然而,…… 乡梓雅韵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音融戏曲,文脉焕新光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记忆载体。。为保护与传承方言,2024年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韵实践团”前往家乡社区开展暑…… 乡梓雅韵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方言保护,弘扬地域文化

方言,就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着大江南北的差异与魅力。不同地区的方言,有着各自独特的韵味和特点,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陶醉。方言文化不但是某一地区群众共同的语言…… 乡梓雅韵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珍惜一粒米,共绘节约新画卷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一场由里巷相望队组织的别开生面的“珍惜一粒米”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温馨上演,珍惜一粒米活动,不仅仅是…

童声诵普语,幼苗展新姿

在多元文化交融、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今时代,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重要纽带,在促进社会…

“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进社区,探讨家长育心之道

在寒假来临之际,孩子的思想教育成为了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为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方式,1月13日,“情暖社区,…

兰工大学子走进长征纪念馆,赓续红色血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激励引导党员干部…

“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进社区科普宣讲,启迪科学未来

为激发社区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科学原理,1月11日,“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于曲阜市南池社区进行了科普宣讲活…

最新发布

河南科技学院三下乡:让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学生网报新乡7月10日(通讯员李文慈)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7月2日,外国语学院学生组成宣讲团封丘县闫庄村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
用心呵护,敬待花开。
今天是支教的第六天,星期日,我们的支教团的调整休息日。为了减轻厨房的压力,我们决定一起做一顿饭。我们利用自己的时间来筹备这顿饭。有的成员负责购买食材,有的成员负责准备食材,有的成员负责烹饪,还…
武汉学子三下乡:寓教于劳,育才于勤
中国大学生网报赤壁7月6日电(通讯员彭秋悦)为了在孩子们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让他们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培育自立自强的精神,使其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7月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学子三下乡:讲述红色故事,赓续革命精神
中国青年网赤壁7月7日电(通讯员张雪洁)“根植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实践成员们于7月2日到达咸宁…
三下乡活动感想——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
参与三下乡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通过与当地学校师生的交流和合作,我目睹了乡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滞后。这给乡村学生的学习和…
不负“食”光,拒绝浪费
中国有一句谚语“民以食为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的可贵早已深深烙在心中。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
瞭望-下洋102
7.6心得体会在今晚的三下乡中,我们队伍作为大学生与村干部举行篮球赛,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我很乐意分享我的心得体会:首先是和村干部加深了感情与友谊,在赛场上和村干部的互动,使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友谊…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献礼,赋能乡村教育
2023年7月6日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来到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镇中学支教的第四天,同学们愈加精力充沛,活力满满。为了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与人相处能力,“圆梦工程“设计了《快乐集体有我在》…
安全防线要筑牢 “五防”教育进灌溪
安全第一,警钟常鸣,为加强未成年安全防范意识,守护孩子平安成长。7月8日,曹瑜虹、李璐玢、彭禹铭三位老师带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彩虹计划”志愿服务队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金石镇灌溪村灌溪学校举行了一…
瞭望-下洋101
1、与村长一起吃的早餐今天早上,我本打算和队友一起去村长家煮面条,享用一顿普通的早餐。然而,由于我们只有两个人,并且找不到面条,于是,村长便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享用他准备的丰盛早餐。早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