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环助河清”走进东营市垦利区东三村,感悟黄河塑造的文化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环助河清实践团

大学生网报7月9日电(通讯员 刘婷)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扶持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山东理工大学“环助河清”社会实践团于7月9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东三村进行相关调研,了解当地的黄河治理工程以及文化传承与发展情况。

东三村是黄河经过的重要村庄,这个村庄见证了黄河从波涛汹涌破坏村庄到风平浪静成为补给水源,经过东营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黄河水泛滥成灾的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本实践团的进一步了解,东三村原本有一百多户人家,到现在只有五十多户人家,关于具体原因可知,政府为了更好的治理黄河,将这一百多户人家分为三个部分,缓解这部分黄河所经地的生态压力,保护黄河生态。

在东三村,实践团队通过采访当地党群服务中心的村支书了解了本地的相关特色。借助靠近黄河水域的天然优势条件,东三寸成规模的养殖大闸蟹,该项目已经是本地的经济来源之一。当地生态环境良好,不存在水污染的问题,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分类后的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家家都有饮水机,保障正常的饮用供水。同时,村庄有良好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通过地下通道排放到污水处理池处理后实现二次运用。

图片为环助河清实践团和村委书记的合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刘婷 供图

实践团还在村庄里采访在路上散步的大爷,并了解到一部分问题。经过国家政策推动下,防洪治理黄河的政策落实到本地,黄河水泛滥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情景了,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水静了,庄家作物也能够很好的生长,玉米、豆子、小麦的种植是东三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此看出,黄河流域的治理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片为团队成员和东三村村民进行交谈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刘婷 供图

多多关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同时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最大限度的发挥母亲河的作用,实现保护和利用有机统一。

大学生网报东营7月9日电(通讯员 刘婷)

一审编辑 娜迪热·阿巴比力 司皓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瞰五湖四海,瞻历史遗迹
鸟瞰古今中外,仔细研究历史遗迹的价值,可以发现,历史遗迹是一本“四库全书”承载了人类文明;历史遗迹是一瓶香水,一块五彩斑斓的蛋糕,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轨迹,总是独具特色。湖州师…
田野青春 乡村新颜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3日电(通讯员孙娜)乡村振兴,富民强居是表现,产业支撑是关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以美丽乡村产业建设带动美丽经济发展,实现村美民富集体强,风正家和万事兴。为进一步了解美丽乡村产业…
以青春之力守护美丽新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知晓率和参与率,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共建美丽新乡。7月8日,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启梦计划…
寻石榴记忆 筑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3日电(通讯员孙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艺心遗忆·圆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艺心遗忆·圆梦未来——豫乡音剧自信7月6日,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遗忆·圆梦未来——豫乡音剧自信”团队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镇周坟小学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为小朋友们带来…
“食来运转”社会实践队——巧夺天工,美出天际!
“少年强则国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秉着习总书记的主旨,岭南师范学院“食来运转”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7月10日…
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三下乡:开展防手机沉迷主题班会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与家人联系,遇到危险时及时求助;方便我们上网查阅资料,与朋友交流;记录生活等,但是它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手机的辐…
环保知识进山区 助力乡村振兴梦
生态好则乡村美,生态环保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为帮助山村同学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绿色低碳、节约资源的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了解国情…
“蚝”地方种“蚝”苗——记“湛海蚝迈”社会实践队调研生蚝养殖
7月5日上午,“湛海蚝迈”社会实践队举行的观察生蚝种植过程的活动于湛江市遂溪县界炮镇北潭顺利开展。生蚝肉质鲜美,是最有特色的海鲜之一,队员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了解到生蚝是怎么养殖的。生蚝种植的…
E路先行实践团参观烟台市文化博物馆:传承中华文明,感悟历史智慧
E路先行实践团参观烟台市文化博物馆:传承中华文明,感悟历史智慧2023年7月8日,E路先行实践团队莅临烟台市文化博物馆,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参观活动。本次参观旨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