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彩甲天下,花灯如海人如潮。”南京的秦淮灯彩在全国享誉盛名,这离不开每一个灯彩人的守护。为了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了实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春”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于7月1日至3日在南京市秦淮区开展了暑期实践。
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非遗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秦淮彩灯作为南京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点亮了万千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心。纵观历史,秦淮灯彩汇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意,伴随着秦淮河水见证了金陵古城的千年兴衰。秦淮灯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制作工艺上,结合了织染、丝绸、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种类上,不仅有荷花灯、狮子灯、青蛙灯、金鱼灯等传统灯彩,还有一系列与时代关系密切的作品,如远洋轮船、运载火箭、城市建设等。
灯彩的呈现,与其社会环境、民众意愿息息相关。灯彩融合了“趋吉避凶、迎祥纳福、子孙繁盛、家族平安”等美好寓意,承载了南京人民纯粹的愿望。于是,团队找到了一个南京市民——顾业亮先生进行采访,顾先生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会的代表性继承人。通过采访,团队对秦淮灯彩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又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顾先生介绍道,制作彩灯一共有62道工序,涉及到劈扎糊裱拓、书剪画刻染。繁琐的制作过程最能体现技艺,数十年如一日的高质量创作最能体现匠心。就像顾先生所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他的赤忱热爱和责任心支撑他与灯彩相濡以沫几十年,他就像一个深情的守望者。顾先生提到,秦淮灯彩的关键在于四个字——走进校园,他将灯彩融入校园、融入教育,在武定新村小学、君望墅幼儿园、铁道学院都留下了足迹,通过教育让更多青少年了解秦淮灯彩,为未来培养人才、储备后备力量。与顾先生的交谈像是涓涓流水淌入心田,字字入心。面对同学们的虚心请教,顾业亮先生微笑着表示,秦淮灯彩日后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培养、记忆的传承、国际化的交流这三个方面,只有做好这三方面,才能真正书写秦淮灯彩的传统技艺丛书,使更多学者、学生以及喜爱传统文化的人,通过一本书读懂秦淮灯彩。
然而,非遗传承也并非一帆风顺,秦淮灯彩的发扬光大任重道远。当今社会,这份传承面临一些困境:传承者收入低生活困难、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发生改变、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实质性经济扶持。总而言之,因为传承带来的经济价值和情绪价值无法和付出形成正比,部分基层传承者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更好延续历史文脉,各方人士还需要继续推陈出新,探寻出最优方式。只有传承下去,才能不断壮大,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秦淮彩灯交流互鉴,让中华瑰宝在发展中再创辉煌。
正如顾先生所言,教育是关键,未来是青年人的。怎样开发出富有吸引力和商业价值的新型文化产品,怎样更好地保存和展示,怎样提高公众的理解和认同感,怎样让这份瑰宝面向全世界,这些答案,需要我们在未来慢慢探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0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