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茗茶产业化,乡村振兴有方法
通讯员:王子彤陈亚萍张淑敏张晶晶
7月10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归乡筑梦”实践队赴宁都县小布镇花果山茶山开展茶农绿色生产调研活动。宁都县小布镇拥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和饮茶历史,近年来致力于打造特色茶旅产业,将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我队通过采摘茶叶、参观茶厂、采访茶户的具体实践,了解了采茶制茶的具体步骤、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茶农的生活状况。在此次调研过程,我们注重体验了解,将学习所得,实践经验同当地乡村振兴前景相结合,拓展了乡村振兴新思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于花果山茶山实践实践队成员王子彤供图
访宁都茶山,探小布茗茶
“归乡筑梦”实践队在当地文明实践员林敏琴老师的带领下,一早便来到了茶山进行采茶体验活动。于花果山山脚下放眼望去尽是葱绿的茶树丛,一层层,一簇簇,井然有序。
尽管不是采茶佳季,在林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仍是满怀激情投身到茶丛中,体验这难得的采茶之旅。采茶第一步是选取嫩叶,队员们秉承独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采摘方法,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和指甲轻轻地将茶叶剪下,以保证采摘的茶叶完整无损。每一次剪叶,队员们都需注入细腻与耐心。顶着烈日,忙活大半个小时,只能采到几捧茶叶,这让队员们深刻理解到采茶的不易。采茶旺季时,一天几千公斤的产量,凝结了多少茶农的辛勤汗水啊。
图为实践队成员体验采茶过程实践队成员张晶晶供图
观制茶工艺,品茶香茶韵
在林老师带领下,小队成员结束采茶实践,抵达茶产业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当地茶农的介绍下,小队成员认真学习小布茗茶的种类,观摩小布茗茶的生产流程及销售情况,进一步了解当地茶产业状况。通过茶农的总体介绍,成员们了解到小布茗茶品种丰富多样,主要有白茶、绿茶以及黄金茶。我队成员在茶厂走访之中也详细学习了不同茶类的制作工艺,摊青、杀青、提香、冷藏保鲜等各个环节都需投入大量的精力,一刻不能松懈。在采茶旺季之时,常有几千斤的茶叶需要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加工处理以保证品质口感,制茶师傅的艰辛显而易见。此外制茶机器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如白茶在炒制的过程中使用的机械是直形的而绿茶则是滚筒型的,这一选择也导致了茶叶的最终形态直、蜷不一。
图为当地茶农向实践队成员介绍制茶过程实践队成员王子彤供图
结束了制茶流程参观学习后,在当地茶农的热情招待下,小队成员围坐一桌,开展了品茶鉴茶活动。介绍制茶流程时还一板一眼,严肃认真的茶农阿姨,在拿起茶具的那一刻,周身的气质都松缓了下来,烫杯、制茶、冲泡等流程可谓行云流水,信手拈来。茶还未入口,眼鼻就已欣欣然,陶醉不已。茶香弥漫在茶室之中,清香馥郁,引发成员们的连连赞叹。待小茗白茶一入口,大家更是惊叹不已,它味淡清香,回甘爽利,直接俘获众人的心,极大地激发了成员们对当地茶文化茶生活的向往。
图为实践队成员闻茶品茶实践队成员王子彤供图
小队成员一边品茶,一边和茶农们攀谈起来,对小茗茶产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当地茶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极大地利用起宁都县小布镇适宜的自然条件,结合“硒”元素这一特色,打出自己的名气。该产业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笔稳定收入。每逢春茶、秋茶收获之时,村内老少都调动起来,投入到采茶洪流中,把握寸分寸秒;而逢农忙之时,恰是采茶淡季,农民们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夏收、夏种、夏管之中。
图为茶户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茶产业发展实践队成员王子彤供图
同时,结合当前问题,我队展望了茶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小布茗茶历经三代传承,产业基础已经垒实,连获各类荣誉奖项,所需的是进一步扩大市场,丰富产业结构,以茶促旅,以茶振农。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茶产业基地实践队成员王子彤供图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实践队在寻茶山,探制茶,访茶农的过程中,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到当前小布茗茶的生长环境、采茶方式、制茶流程以及现状和发展问题。目前宁都县小布镇茶旅融合产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从采茶到制茶再到包装出售,已有较为完整的发展模式。在调研过程中,茶园所强烈散发的底蕴之美使团队成员身临其境,切身实际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从中感悟到茶旅结合将推动乡村振兴,以及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统筹起来的重要性,挖掘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加强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对外交流,让栽茶、采茶、品茶的传统文化乡村民俗不断发扬光大,让小布茗茶成为小布镇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全面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04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