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回望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路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未曾感受历史的动荡与艰辛。为了提升个人价值,树立更完善的价值观。今年暑假,我和同学们组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回望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路线”实践队,游览了中山陵,重温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事迹,缅怀先烈,感悟历史,向前人学习。
今年6月28号,我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抵达了南京市。我们查阅资料知道了,中山陵位于南京市,占地八万余平方公里。1925年3月12号与世长辞,按孙先生临终前所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因此“钟山葬中山”。从初中学的历史就知道,孙先生的革命事业多以失败告终,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心挂民族与国人。在我看来,孙先生是一位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伟大人物。我们这代青年定要像孙先生一样为了国家与民族贡献自己的能力。不怕失败,坚定自己的梦想,为此奋力拼搏,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认可自己。
到达中山陵墓道起点,我们看到了一座石门,石门上雕刻着“博爱”两个大字。这两个字指博大的爱,是国之爱,民族之爱,由孙先生手书。抒发了孙先生挽国之将倾的伟大胸襟。通过石门,首先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山道。我们走在山道上可以感受到些许阴凉,这是因为道路中间种植了许多高大笔直的雪松。雪松是南京市的市树。我想威武的雪松正象征着孙先生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高贵品质。
走过漫长的山道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牌坊,牌坊上是孙先生一生的成就——“民族”、“民权”、“民生”。这是孙先生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三民主义的影响下,无数的革命勇士为了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牌坊后面是一阶阶向上延伸的台阶。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的三亿九千两百万中国同胞。从碑亭到祭堂,共有339个石阶,象征当时国民党参众二院议员为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其中的9也寓意九州大同。其中一段石阶共有290阶,并分为8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历史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后人学习的无尽瑰宝。我们小组成员亲身走过这些台阶,从中感悟历史的厚重。我从中能感受到,在那个时代民族团结的意志。无数人都在为国家与民族的崛起舍生忘死
登上最高处就可以排队进入陵寝,陵寝中伫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塑,为了尊重历史伟人,威严的雕塑禁止拍照。尽管只能瞻仰一分钟左右,但是从游客们抬头仰望,静默不语都能感受到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敬重。
我们走出陵寝,站在中山陵景区最高处,看尽中山陵景区的全貌,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总结自己的收获。烈日当头,观览过程中我们一个个都是汗流浃背。但一想到曾经还有一群一往无前,为了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液的前辈。我们要牢记前辈的付出。我们作为新中国新时代的继承人,我们要能吃苦,肯吃苦,历经磨砺走先辈走过的路,担当先辈的意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这次有趣的活动经历,让我们明白学生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通过亲身游览,对于历史有了更强烈的代入感,对孙中山先生这样的历史伟人更加敬佩。同时也可以提升个人的时代担当意识。清楚的认识到,这个时代是我们的舞台。我们要学习先辈们身上的精神力量,丰富自我,塑造符合这个时代的能力模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3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