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互为火种,照亮“心灵之光”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刘俊杰

参加三下乡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希望家园”,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炎热的夏日,我跟随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隽水镇银城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作为第一次当老师的我,心中充满激动、茫然和胆怯。然而,这次授课的经历给我很多思考和成长的机会。

第一次走进教室,我看到一群天真无邪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我感到一种责任和使命感。我选择团课党课作为开端,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能够给留守儿童传授一些知识,同时与他们建立起真正的朋友关系。起初,我与孩子们的交流只是表面上的问候和寒暄,我还不太熟悉如何与孩子们交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深入地解对方,我用简单明的语言和他们进行互动。我发现,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他们愿意主动提问,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经历。我开始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梦想。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对这群小朋友产生喜欢,我愿意为他们付出更多。

图为老师第一次给小朋友上团课党课,孩子们认真听讲。通讯员 江俊豪 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与这些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友谊。我开始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梦想,我发现他们对音乐、绘画、运动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尽力去关心他们,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从茫然害怕转变为开心和期待下一次的授课。

除此之外,我还负责管理班级和孩子们的日常事务。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当老师的意义与不易。我发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价值观。我要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我要成为他们的榜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收获很多。我学会如何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和人格。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当老师的责任和使命感。我要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在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中,我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倾听他们的心声,解他们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我学会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和不安,敢于迎接新的挑战。正如名人曾经说过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后依然前行。”我在这次活动中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

图为小朋友们在老师的胳膊上画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俊豪 摄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做一名教师的决心。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为更多的留守儿童带去希望和温暖。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关心,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教育是点燃生命的火焰。”通过这次活动,我点燃留守儿童心中的希望之火,也点燃自己内心的热情和激情。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关怀,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光明未来。教育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通过教育我们不仅能够给予小朋友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培养他们的品格。而小朋友们的纯真和童心则能够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简单,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彼此之间的照亮,让我们共同成长和进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8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学国之泥塑 养人之脾性
2023年7月3日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遗忆·圆梦未来——豫乡音剧自信”实践团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镇周坟小学开展了首次泥塑教学。泥塑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6~7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深入走进智慧农业
为探究智慧农业,产业振兴与政策引导对精准脱贫和三农发展的推动作用,2023年7月10日,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赴姜畲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南蘑蘑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学习。(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蘑…
玉师学子深入牟村,助力乡村振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7月9日,玉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格物笃行”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牟村开展暑期“三下乡…
寓教于乐科普记,播种希望青春行:华师物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在宝塔山村正式开班
7月8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格致科普·‘团’聚青春”第十三批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顺利抵达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开展实践。实践队队员参观赤壁市移民文化馆,在移民故事中体悟移民精神…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品味中国手工艺之美——“希望家园”开展特色课程
(“灯塔计划”健康行公益团队席倩倩报道)2023年7月11日,武昌理工学院“希望家园”支教活动在钟祥市胡集镇小学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在党史教育中,李杰鑫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党课学习,让学生们对党产生敬畏之心…
岭师学子:乡村支教——“岭”梦启航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岭师学子:乡村支教——“岭”梦启航社会实践队在行动7月10日,清晨的阳光洒入窗帘,暖风轻轻地拂过脸颊,“岭”梦启航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即将开启他们在徐闻城北中心小学新一天的工作。在吃完后勤组准备的早…
青衿致远鹤山行,助力学子求学路
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教育部会同…
三下乡每日心得——直播助农的感受
近年来,直播助农成为了农村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是三下乡活动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项内容。通过直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农民工作的辛勤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深深地感受到了直播助农的意义和影响。参与三下乡的每…
吉首大学学子三下乡:社会密网,法护未来
大学生网报湘西7月11日电(通讯员任俊枝)7月5日下午,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在保靖县复兴镇复兴村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当地村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村民们对其中的社会保护编的认…
青衿致远鹤山行,资助宣讲伴成长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