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星火,点亮皖地;党史闪耀,焕发光芒。建党百年,坚守初心之路;真理之光,照耀后人之途。
轻叩历史的门扉,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2023年7月12日,淮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活动志愿者王露婷(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一班),曹新成(2021级网络工程一班)沐浴在新时代的灿烂阳光下,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和刘邓大军淮西指挥部旧址”,一起探访那段光辉的历史!
在皖北的一座平凡的小县城里,坐落着一所不平凡的馆址——“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和刘邓大军淮西指挥部旧址”。飞马突槊,烟云漫空,枪炮四起,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在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久,国民党在反动派首脑蒋介石的领导下悍然发动内战,致使本着“和平建国”原则的我党(中国共产党)不得不采取反击以反制敌人!在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强权压制,内有国民党反动派作乱的国际国内艰巨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正义战争——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8月,战争形势紧迫,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统筹部署下,从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出发,制定了外线作战方针,而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区即是这一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全面的考量后,决定指派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即“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刘邓大军遵循党中央的部署,克服连续作战,伤亡较大,战士疲惫,弹药紧缺,渡过黄泛区、淮河等重重困难,终于完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战略任务。1948年2月24日,为了在中原立足生根,刘邓大军选择人口众多、给养丰富、地势偏僻的韦寨村(今临泉县韦寨镇吴营村)作为指挥中心和休整之地,在此运筹帷幄长达88天,后千里跃进大别山,将解放战争推向国民党统治区,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绘就了一幅浓墨重彩的雄浑画卷。
为缅怀这段光辉历史,教育启示后人,在安徽省及阜阳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3年6月临泉县投资兴建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经过两年多的建设,2015年8月30日正式建成开馆。
行至纪念馆入口,映入眼帘的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丰碑和解放军战士冲锋雕像。“八一”红星徽章矗立碑顶,红旗飞扬,战士们目光炯炯,坚定有神。再往里走,刘伯承、邓小平的雕像屹立其中,馆址旁边建起了志愿服务广场以及“军民鱼水情”公园,红色气息浓厚弥漫,肃穆庄重。
进入馆址,一座古朴的泥墙瓦房映入眼帘,房院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刘邓大军淮西指挥部旧址”,门檐上写着“邓小平故居”“刘伯承故居”。进入故居参观,古朴的农家小院,瓦房泥墙,木质桌椅,正堂中央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画像,泥墙上还贴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的宣传标语,使参观者顿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光辉雄壮的岁月。故居里摆放着的油灯,毛笔,泥墙上挂着的手榴弹,木桌上的发报机,以及纺车,独轮车,木质长椅等物件再现了当时的指挥场景,讲述着那段光辉的故事。此时,抬眼望去,泥墙上的指挥作战图一下子将当时的战争形势呈现给参观者,虽然作战图已然泛黄破损,但依旧闪耀着历史的光辉。会师旧址,带给参观者肃穆庄重感,为之起敬!
旧址旁,是一座新建的展厅。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分为转折前夜、千里跃进、挥师临泉、精神永驻四个部分。展馆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手段,通过景观塑造,模拟指挥、战争场面,配以480块浮雕、绘画、照片等,逼真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在临泉县长达88天的全景。当地县政府采取现代科技与历史旧址相结合的模式,既很好的进行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也有效地保护了旧址,降低了旧址的损坏。
如今“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各地参观者学习参观。当地也通过各种节假日活动,加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让艰苦卓绝,光辉雄壮的红色精神发扬传承!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此次参观调研红色基地活动,我们收获甚多!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给予我们坚定的信念与勇气!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我们会牢记和学习革命精神,学好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20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