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2023年7月11日,福建理工大学福工美居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入南安市向阳乡,对当地古建筑进行相关调研,意图以专业知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其中,走访的对象主要是马迹村、卓厝村、旗星村、坑头村等村落的古建筑。
林文彬老师与当地村民交流
古建筑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元素,维系着各民族最为深厚的“乡愁”。为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深入了解当地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并以此来探讨如何延缓古建筑的生命,保护当地民厝风貌,解决当地危房问题,福工美居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入向阳乡的村镇乡社,与当地村干部面对面交谈,进行咨询调查,收集各个村落古建筑相关资料,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经过交流,福工美居团队发现向阳乡存在宗祠文化,大大小小的祠堂密集地分布在各个村落之中,宗祠是一个家族文化精神的凝聚所在,是维系家族血脉的重要枢纽,如何保护好宗祠,是福工美居团队实践的目的所在。
在调研过程中,乡民对于实践团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积极配合实践团成员的调研工作;实践团尽心尽力为乡民住宅做评估调查,提出适宜的建议,获得了当地政府与乡民的一致好评,真正实现了乡民与福工美居青年志愿者实践团队的双向奔赴。
潘钦峰老师带实践团成员测量当地古厝
郑居焕老师与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
南安市向阳乡是实践团队队员大二学生林宏鑫的家乡。在听说实践团队即将来到向阳乡走访当地的古厝民居,他认为这是他回馈家乡养育之情的良机。在他的镜头下,古色古香的庙宇宗祠,独具韵味的屋檐,还有栩栩如生的雕龙石柱,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同样的山路,同样的民居,过去我从未特别关注过自己家乡建筑所蕴含的文化,这次调研过程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家乡。”
林宏鑫镜头下的家乡祖厝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共调研古建筑53处,实践队通过对古厝宗祠进行测量,填写《向阳乡宗祠摸排表》。同时,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当地建筑施工工艺以及保护修缮历程,实践团队还探访当地施工工匠,与工匠交流施工工艺。
对于当地古旧宗祠的维护,林文彬老师认为不应停留在建筑的重建翻新,更应保留好原始的风俗风貌。“宗祠古厝的修缮措施主要分为加固和硬隔离,应根据损坏状况采取不同方法。在确保宗祠古厝的原真性、安全性、完整性的同时,要对古建筑本体的干预降到最低限度,尽可能的保留当地的文化风貌。””
林文彬老师指导实践团成员记录民厝信息
“作为土木专业学生,我很高兴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乡村振兴建设事业中。对于我来说,能够帮到乡民,为乡民的幸福生活做贡献,这是很有意义的。” 福工美居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黄黎杰这样说。
实践团成员黄黎杰在测量祖厝
传承古建筑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时代青年刻苦精神。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秉承着将实践落到实处的原则,用脚步丈量美丽乡村,用心感受古建筑的风貌,实地了解建筑知识,亲自动手测量祖厝数据,为后续保护工作的开展做好基础。
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汇聚在家乡宗祠里。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对于家乡文化有了更深厚的了解,坚定了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20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