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公益下乡,情满学堂

来源: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 作者:李春燕,张艳敏

为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拉近与少数民族小朋友的距离,进一步传递温暖,给小朋友们带来更多的快乐与丰富的体验,7月10日,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同心共话民族魂·医疗下乡健康行”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五十一团十二连队,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童心共话中国梦”主题的趣味小课堂,并在课程结束后给现场的小朋友赠送了50个质量过关、美观大方的书包,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

(图为团队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新月同学为小朋友们讲解ppt)

课程主要由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的于新月同学主讲,于新月同学提前准备好图文并茂的PPT,提问互动配以物质奖励的授课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们的上课热情,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小朋友们的热情也感染了陪同上课的家长,他们尽管国语水平有限,但也纷纷侧目,大朋友小朋友“手拉手”共同学习,都听的十分认真,所以这不仅是一堂民族团结教育课,也是一堂生动的国语培训课。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从世界各国经验看,多民族国家要保持稳定,都要通过公民教育这种政治社会化的手段来培养国家认同感。要想使民族团结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把它作为文化基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从小学教育开始,通过生活教育的方式有机渗透到儿童日常活动之中,让儿童像呼吸一样自然地接受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根植于心,所以我们的趣味课程十分具有实际意义。五十一团十二连的居民几乎全部是少数民族同胞,而该地区的维吾尔族大人们国语水平普遍较差,因此对儿童的民族团结教育和国语教育尤为重要,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汉族与维吾尔族沟通与交流的稳健桥梁。

(图为团队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新月同学为小朋友们讲解五十六个民族的构成)

课程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法学院)“同心共话民族魂,医疗下乡健康行”志愿服务团队联合共青团第三师五十一团委员会购买了50个精美的书包送给现场的小朋友们。小朋友们看到新书包,眼睛都亮了,拿到书包的时候爱不释手,和旁边的小伙伴比划着谁的更加好看。团队成员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深刻明白了做公益、做志愿服务的意义,传递关怀与热情,点亮阳光童年,青春牵手向未来。

团队成员赵唐说:“我认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全社会应该共同呵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土护苗、聚木成林,就能让少年儿童成长为心怀远大抱负,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顶梁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很荣幸能参加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看到小朋友拿到礼物时那欣喜雀跃的模样,我们一天的劳累都化为乌有,我今后还会坚持做志愿服务儿童的工作。作为一名塔大的胡杨学子,我为能给南疆大地的人们带来一些快乐而感到非常满足。”

(图为团队成员赵唐拍摄的领取到书包的小朋友们)

团队队长张艳敏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关键是要从现在做起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为推进我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次活动意义深远,用生动的实践化总书记的嘱托为动力,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一份力量,坚持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

(图为趣味课堂活动结束后的大合影)

在今后,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同心共话民族魂·医疗下乡健康行”志愿服务团队将继续开展各类有关儿童成长的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支持,在和他们的学习和交流中,了解他们的烦恼、解决他们的困惑,为民族团结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塔大学子的一份力量!

文稿:李春燕,张艳敏

摄影:黄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23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一泓河流东奔去,千里长渠润四方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逐步实施,沿黄流域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正值河南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宣传普及黄河文化,依法共护黄河安澜…
流泉润泽正如愿,水质测量探饮源
为了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水资源问题,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护当地村民和生态系统的健康。2023年7月10日,重庆师范大学“融水汇巫溪·携手建盐都”三下乡活动实践团队来到…
教育载智德,学习明志心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赴咸宁市通城县北港镇庄前社区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不仅为通城县的孩子带来了暑期作业辅导课,还开设…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三下乡|兴梦再起航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塘垭村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过去一年的变化,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赴塘垭村乡村振兴实践志愿服务队三赴塘垭,并于7月3日16:30在塘垭村红…
温暖你我,关爱孤寡老人
中国青年网安陆7月5日电(通讯员胡韬略董家雨韩雯雯)为关心关爱孤寡老人这个特殊群体,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更好地以青年力量服务乡村振兴,2023年暑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
田埂跳动实践团深入“无人”科技小院,探究生态循环智慧渔场新模式
为贯彻落实“自找苦吃”精气神,推广生态无人农业模式,加快乡村渔场现代化转型。7月11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田埂跳动实践团赴淄博市临淄县朱台镇“生态无人农场科技小院”开展关于智慧渔场如何实现农废再利用…
民间非遗之汉绣,传达艺人的情感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2日电(通讯员熊玉婷)7月5日,为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武汉汉口文化体育中心开展了为期30天的汉绣学习。本次学习旨在通过…
我的第一堂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心灵之课,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的第一堂政治课的授课对象,是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初中(3)班的…
暑期助学,歌舞同行
中国青年网安陆7月7日电(通讯员梅铧董家雨周思雨)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一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第六…
湖北学子三下乡:弦歌不辍 缘梦不停
(通讯员杨光燚)为了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教育现代化。7月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缘梦”志愿服务队在崇阳三小大白校区迎来了开学的第二天。孩子们迎着清晨的一抹阳光如约而至,各位老师也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