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重走红色足迹,传承烈士精神
大学生网报马鞍山7月12日电(通讯员 潘薇)怀着沉重和敬仰的心情,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D221赴南京重走红色足迹团队的实践队员们一起迈入雨花台,来学习烈士们的伟大精神以及感受后人对他们的尊敬和悼念。这次的重走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我们选择了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区,这里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以及庄重肃穆的烈士就义群雕,在这里,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不能平静,半个多世纪前,一群群热血青年,一位位革命勇士,高举救国大旗,紧挽着有力的肩膀,用自己的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南梁初年,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设坛说法,因内容十分精彩,感动佛祖,顷刻间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一大批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为了民族解放、民主自由,英勇牺牲在雨花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党和政府决定在这里兴建烈士陵园。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深刻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倒影池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折光原理,将纪念碑、纪念馆和四周的景色倒影于其中。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方大型花岗石照壁,分别用汉、蒙、维、壮、藏五种民族文字刻着国际歌和国歌,国歌碑东西两侧有两位相对而立的花岗岩纪念雕塑,一侧是托帽持钢枪的战士,一侧是垂首默哀的女性,刻画出缅怀先烈的主题。
到了烈士陵园,我们缓缓踏上了阶梯,几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接着我们观看参与了许多活动,使我最感动的是为烈士默哀,大家一起为英雄默哀时,我的脑海里不禁出现革命前辈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能在祥和宁静的环境下读书。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
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外强大举入侵,杀戮纷乱的战争年代,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有那么一批人,他们未必有多少名声,有多么高的学历文化,有多么舒适的生活,然而他们是真正的勇士。面对祖国家乡的危难,他们敢于拿起刀枪捍卫正义,他们或是害怕死亡或是不愿牺牲流血的,因他们可能有儿有女,也有父母亲人,然而对于革命、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佩。
在这里,我不仅看见了肃穆默哀的老人,也看见了活力迸发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也在懵懵懂懂地领悟着烈士的精神,这种氛围令我颇有感叹,是啊!这些建筑和环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爱国情怀的种子。
中国共产当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铸就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红色丰碑,在红色精神下,我们被感染和触动,在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前,我们心中不自觉的涌出许多心酸感动,更多的是敬佩。正是由于这些红色足迹,后人才有迹可循,一步步追随着,从而感受广袤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痕迹,感受英雄的力量,在吾辈青年一代,继续激励着我们向前进步,向上生长。
烈士陵园扫墓回来的路上,笔者坐在车窗边看到了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树木花朵,也看到了周边繁荣发展的城市,有人们的脸上泛起笑容,公园里也有孩子玩耍,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后代的人们要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乐观向上的生活,也许是对于那些曾经为这片土地奋战过的英灵最大的宽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3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