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汉墓竹简博物馆,品味中华历史文化
泱泱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而小小的竹简在历史的长河中起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它将古人的智慧保存了下来,让现代人得以学习前人的知识。为了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学习古人智慧结晶。2023年7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传统能言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实践队员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1972年4月银雀山发掘古墓两座,发现了7500余枚以先秦兵书为主要内容的竹简,有《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晏子》《六韬》等。这批竹简为研究中国先秦和汉初的政治、军事、文学、哲学、历法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失传1700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它们出土的同时也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是否为同一人的千古难题。这些竹简的出土震惊了中外,与“马王堆”“兵马俑”等齐名,被列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汉墓竹简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座竹简博物馆,在我国考古学的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银雀山汉墓厅的中央是复原的一、二号西汉墓穴,随葬品复制后按原状摆放在棺椁内,周围的墙壁上是古代人物的浮雕印花。馆内的参观者全都静悄悄地,古墓深处仿佛传来经过历史洗礼的一股气息,深入人心,激起人们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敬畏感。这两个汉墓看起来很简单却出土了7500余枚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这些兵书竹简的出土使长期以来笼罩在中外学术界关于孙子、孙膑是否各有其人,是否各有兵书传世的迷雾得以廓清。汉简出土名扬四海,震惊中外,与“马王堆”“兵马俑”齐名,被列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当我们知道这些后,内心也非常地激动,在历史课本里明确的知识原来要经过无数研究人员的研究,出土文物的证实才能得出最终结果,而这一实物竟然是从我的家乡临沂挖掘出来的,我为临沂而感到骄傲,也为这一成就而开心。这些文化碎片不知经历了什么,被墓主人细心地呵护保存了起来,1972年墓主人将他的宝藏送给世人,传承他保护的历史,这每一枚竹简都含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我们的祖先在竹简上记载文字,墓主人细心保护,使得历史得以传承延续,而此后的传承则需要我们来担起重任,建造这个博物馆就是我们当代对竹简的保护,这个博物馆已经成为临沂的文化地标,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在游客游览过程中讲述这段历史。
二楼某展厅设置拼接屏,播放动态版西汉帛画,增加竹简拼字游戏互动展项,拉近竹简历史与展览的距离,深灰色立柱内设置幻影成像多媒体展项,使用全息技术展现吴宫教战,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设置书法互动展项,展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设置多媒体互动展项,提升观众的观感体验,也为文化的宣传、传承提供了新思路。现在科技的发达使得数字技术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增添了新手段。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而空,数字技术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竹简博物馆中也有卖文创纪念品的地方,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如果想买纪念品送给家人朋友,那这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参观完了博物馆,队员们还沉浸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久久不能自拔。这次学习也让队员们对考古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提起考古首先想到的是金银珠宝、难解的谜团,而在参观竹简博物馆之后队员们意识到,竹简古籍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考古学不仅仅是把古时的金银铜器挖出来使人研究和观赏,更是让尘封已久的历史与文化重见天日,让在历史的银河中被尘埃遮住的群星继续发光,照耀人类前行的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37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