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新征程,7月9日,福建师范大学“学思践悟二十大,乡村振兴赋新能”实践队前往永泰县中埔寨、赤水村和坵演村等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百年古寨聚人心 红色村落领前行
中埔寨位于长庆镇中埔村,又名八卦寨,山水相伴,构筑奇特。实践队伍踏入村落,映入眼帘的便是白墙红瓦与平整有序的农田。
寨堡依照八卦图排布而建,以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布局,由前埕、院井书院、大厅、后座、左右横厝组成。其中,正大厅高悬着“大夫第”“韬略相承”“举案眉齐”三块镏金匾额。寨堡布局、石匠工艺堪称一绝,其一梁一柱、一画一刻皆意蕴悠长。
据随行向导介绍:“中埔寨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一座有着福建山区特色的土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其占地面积 4831平方米,建筑面积7722平方米,总共有182个房间。它由林氏父子两代人共同建筑完成,历经二百多年风雨,现已传承至第十代。院落整体目前仍保存完好,于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泰庄寨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也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实践队员纷纷表示,透过文化底蕴丰厚的古寨建筑结构,可以看见永泰人文精神之精髓,永泰建筑艺术之高峰,永泰历史文化之缩影。
走出寨堡和古村落,实践队驱车前往赤水村。赤水村位于福州、泉州、莆田三市的交界处,是永泰的红色山村。作为永泰县嵩口镇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村,这里深山老林居多,是当年闽中游击队活动的主要地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闽中特委在此设立地下秘密联络站。当时的村民为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和牺牲,赤水村也因此有了一抹慷慨激昂的红色。
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斑驳的老物件跨越时空地再现了革命先烈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历程。同学们在一件件革命文物面前驻足,穿越回那段革命历史年代,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湛蓝天空,清山秀水,福州最高峰“东湖尖”矗立于此;怪树奇石,红岩飞瀑,深山密林中处处皆美景。一句句赞叹,一声声感慨,实践队员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中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聚焦优势谋发展 乡村振兴谱新篇
7月9日下午,实践队随向导到达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坵演村系永泰县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泰县西北部较偏远山区。这里曾因交通闭塞影响出行,村落与外界联系甚微,村民的经济收入基本以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
自1990年习近平同志深入大樟溪畔的梧桐镇调研以来,坵演村始终牢记嘱托,依托大樟溪畔山环水绕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禀赋,借助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一手传承革命历史之“红”,一手托举生态经济发展之“绿”,发展房车露营地、特色民宿民居的“旅游农业”,曾经闭塞落后的小村庄在短短数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从扶贫地区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如今,村内有优美山林景色,有待开发的玉石岭景区,山中飞鸟走兽、奇石怪洞,美不胜收。一幅幅又见山水又见希望的美丽乡村图是坵演村交出的动人答卷。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体悟到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乡村要振兴须以党建为引领,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聆听古镇旧事 赓续红色血脉
嵩口是千年古镇,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嵩口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如何讲好嵩口故事成了不少当地人关心的问题。实践队有幸邀请到从教四十余年的退休人民教师林廉炎老先生开展一场讲述嵩口古镇故事的座谈会。
和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林廉炎老先生对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不甚了解,因此他的讲稿全部都是手写。据悉,这些年为了做好宣讲工作,他亲手书写的宣讲稿件多达数十篇,累计逾数万字。
座谈会上,83岁的林廉炎老先生激情澎湃、语调高昂,他就嵩口商会为人民办好事、弘扬地方文化、宣传爱国主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作用等多个历史意义展开宣讲。实践队队员们在老先生的娓娓道来中共同回望古镇发展历程,了解古镇辉煌成就。
千年古镇,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林廉炎老先生表示,要领会一座千年古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他教导实践队员们要多走、多看、多感受,仔细体悟嵩口古镇丰厚的内涵底蕴。老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同学们的一言一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38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