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提升文学素养,陶冶艺术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我作为小葵花实践队的一员,在阳新县张畈村张畈初级小学大班(即三至六年级)开展了一堂书籍推荐课,介绍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著作——《窗边的小豆豆》,带领24名学生进行一场知识海洋的遨游。
课程伊始,我从视频导入课堂,介绍本书的出名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广,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课堂导入部分——将巴学园与普通学校进行对比,介绍其与众不同之处及书中除小豆豆之外的关键人物——小林先生。接着,正式进入课堂,通过一张黑柳彻子的照片引入课堂,展开对作者的介绍。然后进入内容分析,介绍了本书的创作背景和内容简介,通过艺术特色、精华摘录和故事启示来介绍作品。同时,将文学、历史与现实联系,对大家发出提问——是否都想去这所神仙学校——巴学园,小朋友们大多点头,表现出强烈意愿,接着,介绍这所学校的现状:在临近二战尾声时巴学园被美国用子弹清扫。课堂上,学生们课堂参与度很高,积极举手,热情回应,课堂效果良好。
课堂的最后,我发出提问——为什么小豆豆,也就是作家黑柳彻子本人后来在日本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呢?小朋友们经过认真思考后,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我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补充,并讲述了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本次课堂以视频结尾。视频将作品第一章可视化,增进了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本次课堂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结束,小朋友们收获满满,也有的表示下去要寻找这本书籍来阅读。
课堂上,一位同学的发问令我印象深刻,“老师,那你也会践行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吗?”我惊讶于学生的敏锐。我点了点头,耐心地回答到,“对呀,老师也在不断学习,像小林宗作先生看齐,励志以后成为他一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发问着实是令我意想不到的,给了我惊喜,同时也感到欣慰:他们有在认真听讲并认真思考。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他们也能教会我们很多很多,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我们支教着,讲授着,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
在向他们讲课的过程中,我看到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渴望。我知道,这正是我们支教的意义,也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刚刚脱贫的乡村,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学校,在教育资源及其匮乏的课堂上,小朋友们接触不到优质的教育,但这并未磨灭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和渴望。因此,作为支教队员地我们应该尽己所能,为他们打造理想课堂,在有限的支教时光里让他们领悟做人的基本道理,明白学习的意义,让这种认知可以在这里代代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4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