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庄:红色基因地,睢县第一面党旗在这里飘扬
大学生网报封丘7月4日电睢县后台乡地处偏僻,然而这里的闫庄村却遐迩闻名。闫庄村有著名的圣寿寺塔,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抗战时期中共睢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建立的地方。睢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在已建成120余年的闫氏先祠,三间瓦房保存完好。1981年5月,这里被睢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各种展板,诉说着那段烽烟四起的历史。记者在睢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采访到村里的褚光政等老人,在他们的讲述下,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
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主要有睢县中队、睢杞太抗敌自卫团、睢县大队、苗楼村抗日武装、阎土楼村抗日武装、大徐楼村抗日武装、西陵抗日武装等,先后组织了攻打榆厢、智取草寺庙、三次攻打长岗、两次攻打河堤岭等一系列战斗。至1944年春,河南成为中共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冀鲁豫军区党委指示水东要“积极发动力量,扩大根据地”。水东独立团和睢县地方武装于1944年春夏之交先后拔除了王行、后台岗、姬房李、英王、西陵等日伪据点。一时间,睢县西南一带控制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手里。建立政权,已水到渠成。面对这一有利时机,上级党委决定:建立睢县抗日民主政府,统一领导全县的对敌斗争。遂派杞通大队政委苗久锐(睢县苗楼村人)、杞南第一分区主任兼书记刘建民(杞县河沿村人)来睢进行抗日民主政府的筹建工作。
红色基因是一种文化,它源于革命斗争,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闫庄村是一个具有悠久革命传统的村庄,它的红色基因在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革命传统。闫庄村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成为了革命根据地之一。在革命斗争中,闫庄村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斗争,为保卫红色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闫庄村的革命传统一直被人们所铭记。
艰苦奋斗。闫庄村人民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闫庄村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不断前进。
民族团结。闫庄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庄,但在革命斗争中,闫庄村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共同奋斗。这种团结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闫庄村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信仰。闫庄村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坚信社会主义一定会取得胜利。这种信仰一直激励着闫庄村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不断前进。
志愿服务。闫庄村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志愿服务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闫庄村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闫庄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这些资源为闫庄村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红色精神。闫庄村红色基因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红色精神。这种精神包括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它是闫庄村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的一种精神,也是闫庄村红色基因的核心。
据褚光政老人介绍,闫庄村作为睢县抗日联合政府的所在地,具有强大的“红色基因”,仅在1944年前后,就有10多名村民入党。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闫庄村已经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将获得财政补助资金。据后台乡副乡长李海涛介绍,近几年来,闫庄村新建了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新修道路6公里,安装路灯40多盏,实施了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发展辣椒、大蒜、芦笋种植300多亩,发展一家养牛场、4家养猪场,建成服装加工厂一座,成立建筑队4个,同时该村还涌现出大型超市、建材经销、门窗加工等多种增收项目,目前该村已形成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的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闫庄村是睢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圣寿寺塔所在地的资源优势,打造该村集红色、自然景观、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线,让村子成为美丽、富饶、文明的新时代村庄。”李海涛说。
总之,闫庄村的红色基因是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激励着闫庄村人民不断前进,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4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