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我国宝贵非遗文化发扬光大,不让明珠蒙尘,拾遗志愿队全体成员于7月8日上午前往阳新文化馆学习制作阳新布贴。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旨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
活动伊始,湖北省阳新布贴传承人为学员讲解阳新布贴的文化内涵和基本制作过程。阳新布贴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用智慧凝结而成的产物,每一种布贴的花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内涵,饱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亲人朋友的深切祝福,譬如蝴蝶花色代表福气东来,官帽花色代表一举夺魁等。
图为非遗传承人为志愿队成员讲解阳新布贴的内涵。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甘乐 摄
在文化馆老师的带领下,志愿队成员来到展品长廊欣赏阳新布贴的成品。成员们目不转睛,折服于阳新布贴的魅力。展品内容多样,有书法样式、十二生肖样式、山水画样式、花蕊图样式等,均缝合严密,线角整齐,配色严谨,构图和谐,体现出阳新布贴丰富的人文内涵。
参观完毕,成员们赶往阳新布贴制作室正式开始学习阳新布贴的制作。老师们为成员分发“福”字样式,教成员如何剪边,粘贴,缝边。古时的阳新布贴大多在黑棉布上缝制,老师为了让大家学习到更原始纯粹的布贴文化,也选择让大家将“福”字缝合在黑棉布上。“福”字用红、绿、蓝等艳丽的颜色填充,寓意着福气东来,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吉祥喜庆;“福”字边缘用粗状金线包边,用细状金线固定,寓意着财源滚滚,金碧辉煌。为了让成员们更快领悟阳新布贴的基本制作原理,并将技巧融会贯通,老师们先集中演示,再手把手对成员进行指导,并穿插着制作小窍门的讲解,耐心细致,深入浅出。老师们用心良苦,因材施教,成员们也学习得刻苦认真,勤勉练习,虚心提问,受益匪浅。
图为老师为成员演示布贴剪边的技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甘乐 摄
完成“福”字的制作后,成员们意犹未尽,讨论过后,大家决定等分为三组,分工合作,分别制作学校的校徽、志愿服务队的队徽和学校的校门。这个任务难度较高,但老师们通过对成员做“福”字过程的观察考核,坚定认为成员有此能力,给与了成员充分的鼓励,并亲自打印出成员制作所需的等比图片以便志愿队成员进行拓印。在每个小分队派出的代表分别完成了本组的拓印任务后,每组成员围成方形,完成剪边工作。这次的任务的复杂程度远在“福”字之上,但成员们不退缩,不畏惧,不怕失败,最终剪出了所需的图形。接着成员一人抚平底布,一人将图形黏贴到恰当位置,在默契的配合之中,大家的距离被迅速拉进,气氛愈发融洽。最后是缝边环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穿针引线,针起针落,绵密的线脚密布在图形中,团队中无一人偷懒,大家凝结成一股绳,共同完成好的作品,协作将凝聚我国古代劳动妇女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发扬光大,最终成员们完成了各组的作品,圆满完成任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5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