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23年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赴襄阳实践队前往襄阳的枣阳市汉城非遗传习所开启了粗布技艺的学习历程。枣阳历史文化悠久,在汉代,枣阳是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随着历史的演变,也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文化中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粗布制作技艺便是流传下来的一种重要的非遗文化。
在这段时间里和团队小伙伴一起感受学习非遗文化的乐趣,和十几位团队成员以及两位非遗传承老师度过了快乐的四天从最开始的的陌生到最后的不舍,这也将是一段十分有意义的时光。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非遗传承人刘海伦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织布纺线的相关历史。为大家介绍了织机的发展历程以及粗布制作的一整个流程等,大家对于这些初步了解到的知识都很认真的学习。我们更多的学习还是实操训练,大部分的成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内容,但大家对于这些非遗技艺都十分感兴趣,很热情的去学习。在这次实践中与其他队员们相处十分融洽,一起度过了这段很愉快的实践旅程。学习粗布制作让我们大家深切的体会到制造出一匹布不易,粗布制作工序复杂,极其考验耐心,在这一方面也很好的锻炼了大家的耐力。粗布制作是纯手工制作,流程较多,每一流程所需原料都是纯天然制作,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天然原料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种原材料的神奇之处,还可以体会到每一道工艺流程的巧妙之处。我们看着老师们所创造出的作品,了解到每一件作品都有其创作来源,有其自己的故事,这每一件作品都是由老师们的心血创作而成的。在实践中,我们感受梭与线相互交错织成布的神奇,感受布与染料混合而成的魔力,感受针与线穿梭在布之中形成完美作品的魅力。
图为刘海伦老师为大家演示如何调制染料。
在实践开始前,大家都怀着期待但又担心的心情,担心实践内容太难,自己学习能力较慢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实践开始后便没有了这种担忧,两位老师十分耐心且细心的教授我们非遗文化,用心教授每一位学员。我们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都学到了很多,抱着对非遗文化的极大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刘海伦老师说道,非遗文化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他们也在靠着这项技艺生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这个小作坊中看到,里面所摆放的各种工具,例如织机这种大型的工具,都是由两位非遗传承人自己制作而成,并在符合古代织机的结构上加以改良,这样有利于粗布制作融入现代生活。在这次实践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纺线,如何用织布机织布,如何制作香包和布老虎,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但我们都没有因此害怕,大家都制作出了一件件让自己满意的成品。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队员合照。
这次实践中我们所获得的收获不只是这一件件精美的成品,更多的是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非遗文化。“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实践就是要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被大家所知道,让更多人能够体会到这一件件非遗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让我国的非遗文化不会遗失,可以更好地流传下去,这也是我们“拾遗”志愿服务队参与实践的意义之一。我们要拾起更多的珍宝遗迹,创造更高的成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7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