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寓意丰富,技艺独特,是湖北省黄石市的地方传统工艺美术品。2023年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湖北省阳新县学习、弘扬国家级非遗阳新布贴。
7月3日上午,实践队队长带领团队前往湖北省阳新县文化馆阳新布贴传习所,近距离接触阳新布贴,深入了解阳新布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芳老师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到阳新布贴在当地至少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属于民间实用艺术,其工艺和制品应用范围很广。阳新布贴俗称“粘花”,它的纹样图案来自于民间,昔日的农村都很贫穷,勤劳智慧的阳新劳动妇女把做衣服时剩下的边角料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长期以来,阳新布贴在阳新民间广为流传,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形式,反映了勤劳智慧的阳新农村妇女在贫苦的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对多彩生活的向往,对丰收的喜悦和家庭的美满的幸福展现。
胡芳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还拿出来{阳新布贴}的书籍和一些从民间收集的布贴代表作品展示给队员们观看。随后又将队员们带到阳新布贴展厅中,给队员们一一介绍作品的用途以及寓意。从展出品可以看出阳新布贴种类丰富,用途多样,其工艺和制品应用范围很广。据粗略统计,它有近三十个品种,从童装到嫁衣,从日常穿戴到庙观器物,应有尽有。其中有一个展厅它既有布贴成品的展示又有技艺传承人的布贴制作过程展示,能看到阳新布贴多采用黑色或深蓝色的土布为底布,而以鲜艳亮丽的花布在上面贴花,成品具有黑漆点金般的直观效果,色彩和明度对比极其强烈。阳新布贴还以细致的刺绣工艺来调和色彩,丰富大块贴布的韵味。传承人们在底布上将已经裁剪、拼贴、包边好了的布料图案进行一个埋线缝制。每一针的落脚都会影响整个作品的展示效果。以精美考究的刺绣纹样和“遇折回转”、绕边细密的针线做工充分反映出民间艺人的独特匠心。但注意细节的同时阳新布贴整体给人的是随意,布贴的构图自由随意,天上人间、山禽水族集于同一画面,表现不求形似,每以夸张变形手法构象写意,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呈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征。阳新布贴一般都有着美好的寓意,像展品中布贴制成的飘带、童枕、肚兜等上面的图案都是别有深意的,蝴蝶方言hu蝶寓意“福”、一支笔和一个如意组成的图案寓意“必定如意”、鱼图案象征“年年有鱼”还有“哪咤闹海”“虎扑牡丹”等等。这都是阳新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以针为笔,以布为砚,阳新布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它更是阳新人民表达美好生活愿景的媒介。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在此次实践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深刻感受到青年一代要担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重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