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芜湖市的环境及水质情况,为城市水质改善出言献策,2023年7月2日上午十点,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伴水而行,净芜青淮”赴芜湖、淮北水质调研团队前往芜湖市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实地探索生态公园的环境及水质净化情况。据了解,朱家桥生态公园占地面积62.2公顷,位于芜湖市公铁大桥下,这里原是居民不愿涉足的“污泥滩、城市边角地”,垃圾遍地、一片脏乱。但经过当地整改治理后,这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迎来了新生。
步入公园,环境优美草木葱茏
团队进入公园,葱茏绿色映入眼帘。这一片土地树木葱茏、百花盛开、蝴蝶起舞,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曾经脏乱差的污泥滩已不见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长满荷花的池塘。成员发现,这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远观碧波粼粼,近看水草悠悠,已然成为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伴水而行,河道修护有待提高
团队成员走过池塘,来到河岸边,一阵阵恶臭传来。团队成员发现,河中河水不再流动,部分河道已经断流。随后成员走近河边,发现河中出现了一些死鱼死虾,水中水草腐烂,有几位工作人员在岸边打捞水草。在询问工作人员后了解到,由于持续高温,且河中水流较小,水温升高,水中缺氧,导致水中生物死亡。政府正在积极整改,调整方案,尽快恢复河中水质及河流生态。
据了解,两期尾水生态公园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期尾水净化生态公园的建成,使得芜湖市城区再生水可利用量增加了12万吨/天,这对于城区水环境治理和黑臭水体消除意义重大。在采访当地居民后,团队成员了解到这里的环境有巨大的改善。周边居民说:“我们也常常带小孩儿来这里散步,环境也好。只是最近不知怎么变得不太好了。”社会也需要给这样一个重大项目一点耐心,期待整改过后更加华丽的转变。
水流干涸,红杉林不复往日风貌
随后成员们来到红杉林,树木高大挺拔,周围灌木郁郁葱葱,蝴蝶在花草丛中起舞。可惜红杉林里已经不复“网红图”的美貌,红杉林中的水已经干涸,露出部分树根,淤泥上还能看见死去的鱼虾。
红杉树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从而减少底泥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防止湖泊、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此外,树冠能够阻挡阳光直射,降低湖泊、河流表层水温,保证水体生态的稳定和健康。因此,将红杉林引入湿地景观中可以显著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这一片红杉林是湿地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生物种类。“网红地——红杉林”也带动了周围旅游业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希望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不断治理改造下,能让红杉林的“美”贯穿四季。
潜流湿地,生态涵养湖尽显治理成效
潜流湿地和生态涵养湖周围空气清新,绿化完善,湖水清澈见底。潜流湿地和生态涵养湖,辅以活水过滤系统,形成交错的激流、缓流区域,结合水下森林、贝类治污,尾水水质得到极大改善,最终出水补充至芜湖城区水系,达到活水保质、提升城区水环境的目的。据了解,芜湖城市生活污水经过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已达到一级A国家排放标准,但是这些尾水没有被直排出去。自公园一期建成后,这些尾水在公园内被深化处理,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IV类水以后,进入了周边板城垾、保兴垾水系,改善了水动力条件、提升了水生态景观。
团队成员先后采集了朱家桥湿地公园河道、红杉林及生态涵养湖的水。次日,团队成员将前往安徽师范大学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
全民参与,共建绿色生态
据悉,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一期和二期)建设不易,且意义重大。该项目总投资3.3亿元,占地面积62.2公顷,是“长江大保护”项目朱家桥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由于气候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完美,我们期待朱家桥湿地生态公园能够完成华丽转变,成为一座集碳中和、生态、智慧、景观、文化运动于一体的开放型水生态公园,让它的美丽贯穿四季。
通过这次湿地调研,团队成员也了解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并非一日之功,想要恢复绿色生态环境需要政府各部门以及广大市民的参与。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也应当扛起环保的大旗,努力为生态保护贡献青年力量和青年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8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