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赣州7月8日电(通讯员 李琪焙)人生海海,麦浪翻滚,世事经年,磨盘不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最为朴实的农耕牧歌,农民双手捻一晚五谷杂粮的恩,辗转周折鞍马劳顿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赤子之心服务队的队员们于7月8日朝阳初露之时,来到潭头村田埂之中帮助农民伯伯们劳作摘选毛豆,响应国家助农政策,朦朦尘尘的朝霞,是一天的起点。
图为队员们路经的田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淑仪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队员们走至田埂弯身询问农民伯伯们关于采摘毛豆的要求,“那些扁的呀和果皮上面有黑斑的不用要啊,”常年的劳作早已压弯他们的脊背,娴熟的动作是年复一年的见证,“装满一筐就好啦”伯伯指着旁边的白框。风吹绿野,是春天在大地上写下的散文诗,队员们分组进行毛豆的采摘,一部分队员踏入农土中收割成熟的豆梗,剩下的队员们在田埂道旁从收割的豆梗中摘选合格的毛豆,“吧嗒”一下,清绿色而圆圆的豆儿落入白筐中。
图为队员们分组进行劳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淑仪 摄
一簇簇豆茎,伴随着一声声唰唰响的清脆声,纷纷倒下。细小的手紧紧地握着茎,右手火急火燎地用力向豆茎的底部掐断,平坦的放在地下。为了侦查敌情,田里的几个队员会时不时的在作物浪海里如小鸭般探出自己的头,左右扫视,然后又将自己沉没在农田里。清晨温柔的夏风轻轻吹过田野,扶起一层绿色的麦浪,仿佛风有了形状,整片沁绿色的农田随着紧张的气氛和嬉笑声,在队员们的手里被抹灭,逐渐与田地相融合。
胡仲弓的《豆粥》中便谈到:豆白宜烹玉糁糜,绝胜云子雪翻匙。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毛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品,尤其在北方地区,毛豆与饺子、包子等传统食品配合的相当默契。毛豆在中国的种植,起初很难统计,直到唐代文人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才有了关于毛豆的记载。豆田农业相关的饮食文化从古传承至今,是金朋说《种豆吟》中的“南亩种豆苗,苗稀草犹胜”;是黄庭坚《答李任道谢分豆粥》中的“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亦是白玉蟾《孤雁叹》中的“君不见煮豆燃豆萁,斯人者斗米尺布渠岂羞”。而豆田饮食文化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不同样态,江南人家清香弥漫的茶煮毛豆,北方烟火小巷中的经典下酒菜蒜香毛豆。世界之大,江南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拨开丝绸般的阳光,田地里的温度也跳动了起来,一线线的汗水顺着脸颊,投入到了土壤里。负责作田的队员们很快将豆茎收割完毕,便一同和剩下的队员们将一把把割下来的豆茎进行摘选,一粒粒的豆包就着这样纵情地跳跃进入筐篮中。为了能让毛豆干净的脱落,队员们会反反复复地左右反着手,用力的让毛豆豆茎的正反面都能均匀的受力。摘豆粒时,稻穗偶尔会不慎掉落,已被汗水打湿了全身的队员们,便弯下腰,拾掇起来。
一尾稻田鱼游过的小桥流水,年上飞燕年复一年衔来的柳暖花春,世界纷纷扰扰,但农民伯伯的双手一直在缝缝补补。赤子之心服务队队员们摘拾毛豆时,有些成员们继续检查遗落的毛豆豆茎,蹲下身躯,张开手指,耐心的将一粒粒合格的毛豆从茎上拾到自己的手掌心里。心里荡起的一丝涟漪,不断扩张,每一粒的稻谷都是农民伯伯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每一粒都渗入了他们一丝一扣的精力与汗水。队员们拾上来的不仅仅是一粒粒的农作物,也是一个个孩子的温饱,农民伯伯们扛起的不仅仅是一片的作田,也是一个家的生活。
图为赤子之心服务队成员们合影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艺豪 摄
清晨而过的阳光少了几分的柔情,多了几分的热烈,布落远处的小山丘在光束的映衬下,林荫的绿叫人照的透亮。队员们将已满一筐的毛豆装上了卡车,本次的劳作顺利结束。夏风轻拂,田地恢复了往日般的平静。熙熙攘攘的田道上,拖行着各家各户载满果蔬作物的卡车,回荡着少年的嬉笑声,倒影着一个个农作者的身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乡情,是明日存在的体现。农作者,勤劳耕种,与天地争时,同风雨夺利,和病虫争益。赤子之心服务队队员们以助农为主题,在本次农作中,体会到,每场劳作,都是世代相传的仪式感,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于耕耘,少年于世间奔跑,草长莺飞,载着一身的泥土再回到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3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