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品味郯城门笺,感受传统气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吴慧琳

郯城挂门笺又称挂门前、门吊子,是一种节庆日挂在门楣上的民间剪纸艺术。郯城挂门笺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形状如小幡,纹饰如人胜。为深入感受郯城门笺,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大落榜生交流队走入郯城县。实践队伍通过采访、实地观察等多种形式去品味郯城门笺的美丽。7月5日早,北大落榜生交流队来到了郯城县,到达郯城县后发现人们为迎接兔年时的门笺还在,许多人家的大门外都贴有门笺。门笺在郯城心中的地位很高,郯城挂门笺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郯城拍摄的门笺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慧琳供图

北大落榜生交流队进入郯城县后,为更好地了解门笺文化,询问了当地人关于门笺的寓意。李庄村的大娘十分热情地为交流小队讲解。过年贴“挂门笺”是临沂郯城人由来已久的习俗。每逢新春佳节,临沂人民除了张贴中国人传统迎春的“福”字及春联以外,还会在习惯性地张贴一排色缤纷、当地特有的门笺,其用意是祝吉纳福。迎风飘动的门笺和春联、年画交相辉映,成为新春佳节一道亮丽的风景,寄托着临沂郯城人对新年的美好愿景。

紧接着,北大落榜生交流队在热心大娘的带领下,寻找正在制作门笺的师傅,实地观察、深入学习门笺的制作工序。经过实地观察发现,制作门笺所占的空间规模不大,所需人数也不多,一般需要一到两个人就能完成。但对个人的要求很高。制作工艺很简单门笺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郯城挂门笺是套色门笺。其制作工具很简单,只有三件:木板(腊板)、刻刀(凿子)。主要制作程序是凿刻、套色、镶嵌、贴粘。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郯城拍摄的集体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慧琳供图

第一步是在纸上凿出图片或文字,然后将这些图片或文字从两侧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幅五颜六色的图画。每扇门由一套五幅画组成,每幅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外框,通常用浅色和彩色的广坛纸制成。第二部分是图案,主要有西瓜、石榴、梅花、宫灯、喜鹊等。和还有一些文字图案,如观章赵麻黄的“五虎将军”,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的“五仙”,以及一些幸福和幸福的象征;第三部分是正文,通常在每幅画中间由五个字组成一个幸福的句子,如“寿如南松”和“江山如画”。贴门笺是有讲究的,不仅街门上要贴,就连院子门窗、厢房门窗都要贴。五彩门笺迎风飘舞,和红春联、门神画交相辉映,格外喜庆。

图为郯城村民给队员们讲解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慧琳供图

门笺的图案花纹和色彩多以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审美情趣,如“蝴蝶戏牡丹”、“双喜临门”、“连年有余”、“四季平安”等,它富丽而不失朴实,鲜艳而不媚俗,统一中而富于变化。

之后,北大落榜交流队队员与当地管理村里门笺人员交涉,取得同意后,队员们参观门笺,管理员热情地为队员们介绍。门笺是中国传统的春节门楣吉祥饰物,一般用红纸或彩纸剪刻而成,呈长方形,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有吉语题额,中有吉祥图案或福禄寿喜等字,下有多种多样变化的穗,人们在除夕或元旦将门笺贴挂在门楣上,以为新年的节物。

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北大落榜生队员去了当地的小学与小学生交流,感受当地对孩子们地传统文化熏陶氛围。队员们还见到了许多班级的大门也贴有门笺。小学生们非常踊跃地参加互动。经过交流,队员们发现,当地孩子对门笺十分熟悉、十分热爱,对当地的传统习俗怀有一颗赤诚的敬爱之心。

虽然当地人十分熟悉、热爱门笺,但门笺确实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挂门笺的传人也在吸取老一辈艺人制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工艺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文字运用上结合适应新时代步伐,再次引起热潮。门笺能够纳福迎祥、驱灾辟邪、喜庆祝寿等,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挂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简简单单的一句民谣反映了当地人对门笺的美好寄托。北大落榜生交流队也会更加深入学习并加宣扬门笺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传播科普知识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十二天,我们队伍并没有出去调研银行和老人,队长组织大家在基地拍摄关于银行服务的宣传视频。我们先商量好我们的视频该怎么样拍摄,制定好计划再来开展工作,这样效率会更高。我们一起分布…
深入春砂仁博物馆:探索历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契机(一)
岭南师范学院岭先行实践团队前往阳春市金沙坑春砂仁博物馆展开实践活动,以了解春砂仁的历史和功效。第一天下午3点半,团队抵达位于阳春市的自由港酒店并放置好行李,随后全体队员迅速前往预约好的金沙坑春…
七彩假期”伴我行,“学”“动”能力共提升
在这个夏天,“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全部队员一同在赤壁市赤壁镇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支教。大家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在课上和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在课后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小朋友们了解…
守护“舌尖安全”,科普保障民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助力食品安全与营养深入人心。7月7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实践队在前埠东社区开展“关爱身心,你我共行”保健食品科普活动…
来自指导老师的鼓舞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十一天,指导老师来到了我们基地指导我们工作。指导老师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他在调研上面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我们的工作非常关注和支持。他通过与我们的交流和观察,对我…
“岭航“体育课:激发运动潜能,拥抱健康生活
2023年7月10日,岭南师范学院“岭航”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第十九中学开展体育课。在本次体育课中,我将进行摆臂和飞盘教学。上午在二班的体育课,我进行了原地小碎步跑、原地高抬腿,原地俯卧撑各种跳的热身运…
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责任
支教,是一种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的活动。在贫困地区或偏远地区,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持,不仅可以让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让孩子们受益终生。每年,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来…
守枣阳粗布手艺,续非遗传承之新
中国青年网襄阳7月14日电(通讯员王思雨)7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赴襄阳市枣阳汉城非遗传习所学习粗布制作技艺的第二天。团队成员们在前一天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粗布制作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支教路上,我们在一起
支教,是一种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的活动。在贫困地区或偏远地区,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持,不仅可以让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让孩子们受益终生。每年,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来…
防范火灾风险 ,共筑平安防火墙
为普及消防知识,增强青少年防火防灾意识,7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力缔造三下乡志愿团队”走入武汉市洪山区仁尚里社区、沟通当地消防部门,在社区负责人的协力下带领社区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