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6日在舟山沈家门渔港调查渔船防治污染科技的现状,并有幸采访到了陈船长。
近年来,渔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关注。作为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渔船排放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在这个背景下,宁波财经学院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揭示渔船防治污染科技的现状和进展情况。
图为沈家门渔港停靠的渔船
随着全球渔业的不断发展和渔船数量的增加,渔船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益凸显。然而,为了平衡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渔船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渔船防治污染科技的应用现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进展。
首先,宁波财经学院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研究了渔船排放的主要污染元素,包括废水、废气和废油。废水处理技术方面,海水净化系统、沉淀池和生物滤池等工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废气处理方面,燃烧控制技术、催化转化器和颗粒物过滤器等手段被采用,大幅减少了氮氧化物、颗粒物和硫化物等废气排放。废油处理方面,渔船舱内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污处理设备被广泛采用,确保了废油的安全处理和环境友好。陈船长在采访中指出政府部门目前有对渔船采取了有效措施去限制出海垃圾,政府部门有海洋执法大队专门应对这类情况,目前会采取从根源上补救的措施,在捕捞垃圾的基础上买鱼苗重新放下海,并制定相关排放标准。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陈船长
其次,宁波财经学院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还关注了渔船能效技术和清洁能源的使用情况。动力系统的改进和燃料效率的提升是降低渔船废气排放的有效手段。很多渔船开始采用航速控制系统、融合推进系统和节油装置等技术,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此外,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在渔船上的应用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为减少渔船的碳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陈船长表示:不论是监测部门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如卫星遥感观测、航空海洋观测、海洋测量船、剖面探测漂流浮标、无人潜航器、水下传感器网、海洋卫星遥感、海洋卫星通信、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等,还是船上配备的相应的科技设备,包括声纳探测,雷达探测等来监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
图为宁波财经学院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与陈船长合照
最后,宁波财经学院蓝色护海暑期社会实践团关注了渔船防治污染科技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技术成本、设备维护和操作需求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设备稳定性。同时,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推动渔船防治污染技术的普及和落地。
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海洋观测能力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观测内容少,精度低。观测仅以岸基站常规监测为主,主要依靠国家海洋局的若干观测站、固定浮标以及少量ARGO浮标,以及近年来建立的海底观测网,缺少海上固定式长期海洋综合观测平台。但是中国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也飞速发展,突破了一批国产设备关键技术,在科考船建造、潜水器研发等方面,国产化水平明显提升,但受制于研究基础薄弱,中国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存在发展“瓶颈”,缺心少魂,高端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相对落后。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机制不够健全,面向国家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长期运行、高度开放、共享共用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最基本的属性。“九五”以来,中国已经布局和建设了包括科学考察船、载人潜水器等在内的大量海洋科研基础设施,但因分散在不同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机构,其共享认识不足,仍存在本位主义。
渔船防治污染科技的现状调查揭示了当前渔船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然而,仍然需要持续创新和合作,以推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渔船发展。期待相关行业组织、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渔船防治污染科技的应用与推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8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