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写汉绣,就不能只写汉绣,要写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要写溯古俯今,他们以布为纸,以线为墨,以针做笔,绣一片花开,绘一朵浮云,勾一片青山。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走进汉绣,与尘世喧嚣外的一抹时光邂逅。此刻,我读懂了责任,也读懂了非遗。本着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暑期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团队来到湖北省武汉市王子怡汉绣工作室,进行为期4天的汉绣学习。我深知,短短4天的时间,我无法深入的领悟汉绣的精髓和奥妙,但我仍希望,能在这短暂的实践中,邂逅汉绣和非遗的魅力。
汉绣是湖北省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清,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它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正无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显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处处流露出楚风遗韵。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们跟着老师学习了短、齐、平、顺多种针法,一招一式,一张一弛,在不同针法中领悟到了汉绣中蕴藏的审美。
图为王子怡老师为拾遗队员教授汉绣针法。 刘彦琪 供图
看着老师工作室中风格各异的绣品,每一幅都带有特定时期的时代烙印,执一根小小的针,在各种不同的“画幅”上展现不同的生命色彩。我很难想象,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代代的汉绣手艺人,非遗传承者,是怀着怎样的决心和信念,克服这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传承和创新,将一门古老的技艺保存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
在采访中,王子怡老师坦言道:“困难肯定是有的,从传统的湘绣、苏绣的写实派到汉绣的装饰作用的转换,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迷茫,会无措,甚至会把自己之前所有的研究成果全部推翻。但是呢,又会不甘心,于是继续学习,继续探索,反复琢磨和试错,最终才会在探索中找到汉绣在历史长河中长存的秘诀和真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无论是汉绣还是非遗,都需要有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弘扬。
图为王子怡老师为拾遗队员答疑解惑,解决刺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刘彦琪 供图
聚焦筑巢引凤,让非遗文化“火”起来。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非遗人才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人、赓续者,只有积极选树,使其站位舞台中央,才能有效改变当下部分非遗文化边缘化现象。为此,须加强非遗宣传,讲好非遗故事,选树榜样典型,鼓励文化名人、退休教师、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非遗、重视非遗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在队伍组建上下功夫,制定专门非遗人才招引政策,破除唯学历论、唯资历论、唯论文论、唯奖项论等倾向,通过专业论坛、专门走访、专题研究等方式,不拘一格降人才,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扩大非遗效应。
凝聚青春力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非遗人才工作可谓思绪繁多,细枝末节处更需格外严谨细致。为此,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打破非遗人才与各类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1+1>2”的效果。如今,“80”“90”后青年传承非遗手艺比比皆是,传播非遗文化更是棋高一招,他们把当下流行的“国潮”“z时代”“直播”“手绘”“实景体验”等新元素融入文化遗产,以更鲜活、更可触摸的方式,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要搭建“青春桥梁”,依托本地职业院校,聘请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及劳模分别领衔负责工作室,并与学生开展结对传授,为年轻群体展现古老技艺的大美无言。同时,为青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化涵养土壤,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推动其在“择一业终一生”的接力坚守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美好,本就存于生活。汉绣是变化的,开始的模样框不住未来的想象。随时间流动,慢慢接近手艺人心中的描绘,熟悉的技艺,编织出未知的风景。而这,也正是汉绣的秘密。长河里发光的是什么,是非遗亘古不变的魅力和千百年来不变的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9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