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洛洛乡约,溯往寻兴”发展成就观察团赴信阳文新茶村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作者:刘川

百年苦难辉煌,踏过烟云万千重;百年风雨兼程,砥柱人间是此峰。百年史诗一般的奋斗,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书写在家乡的发展变化之中。党的足迹已延至二十大,改革的春风也吹了近45年,值此新芽破枝之际,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洛洛乡约,溯往寻兴”发展成就观察团组织来自九省十六市的十七个成员深入体验家乡风情、感受家乡发展变化。

这一站,观察团来到了信阳市文新茶村,从生态、文化、产业等方面切身感受十八大以来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生态·水碧山青

文新茶村地处豫之南、鄂之北、皖之西的大别山区。观察团一走入茶村,富有生机的绿色便映入眼帘。文新茶村涵盖了好几个行政村,几十平方公里的浩瀚茶海一望无垠。十里茶香四溢,一壶春色三分。春天虽过,但东君却好像格外青睐这个如画的天地。偶见的民居寥若晨星般点缀在画卷里,呈现出清新自然的茶乡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茶为国饮。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而信阳是“中国毛尖之都”。如果说毛尖茶是信阳的名片,那文新茶村就是这张名片上亮丽的标签。我们乘着观光电车,沿着绿色的泊油路行驶,穿梭在青翠连天的茶海里,欣赏着茶园风光。

茶园管理严格遵循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村内汇集了万亩有机茶园、信阳毛尖发源地、观日台等原生态自然景观,在第三届中国茶产业T20峰会和生态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文新茶村被评为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代表。

文化·文脉恒新

登上文新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在亭前的“信阳毛尖发源地”巨大石碑。发源碑前思风云,文新楼上话变迁。站在碑前,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在这里,你可以思接千载,怀古览今,无论是大文豪苏轼“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叹,还是“茶圣”陆羽《茶经》中“淮南茶光州上”的点评都是对毛尖茶历史的见证。

茶村内的信阳毛尖茶传统工艺炒制坊通过炒茶大师展示传统炒茶工艺,走进品茶阁内,茶艺师将沏茶、斟茶、观茶、品茶的过程娓娓道来,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之间传播了茶文化精神。用80℃的山泉水冲出一杯信阳毛尖,不知茶叶翻滚散开、上下舞动里沉淀着怎样的文化底蕴。我们赏茶艺,赏的是茶悠远流长的历史;品毛尖,品的是几千年古老的茶文化。

品茗之后,沿着茶文化廊道慢慢品味,听茶农讲述毛尖的前世今生。有武则天毛尖下肚胃病消大喜而建的千佛塔;有满载信阳茶农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敬意,写有“北京,毛主席收”的茶罐;还有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国酒茅台齐名同获金奖的欢呼雀跃。承接千古的悠悠茶韵通过回忆和传承向我们走来。

文脉恒新,茶韵永存。信阳毛尖,萃取着山巅的风云雨露,接续着豫楚的千年文脉,沉淀着新时代中原儿女的精雅文心,塑造着信阳毛尖心容天下的茶人精神。

产业·蒸蒸日上

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充分发挥茶区生态优势,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茶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信阳文新茶叶公司倾力打造出了文新茶村这么一个茶旅融合景区。茶村在原有的传统制茶工艺里引入了创新科技,毗邻炒制坊,年产500吨信阳毛尖茶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线项目实现了从鲜叶原料投放到名优绿茶、红茶产品的生产加工全过程数据可控制、质量可追溯、清洁化水洗、红外线内外多层脱水、三维一体杀青、旋转性静置萎凋的一体化协同,也实现了生产全程茶叶不落地,进出口全程数控自动化。

但信阳的茶产业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顺利,二十世纪初及以前,信阳茶市场假茶、劣茶横行,茶的品质良莠不齐,更有甚者将川茶充当信阳毛尖进行售卖。茶农们的收入也难以得到保障。后来文新茶叶公司创立,开始以身作则规范信阳茶叶市场价格和质量,先后与8000余户茶农签订农业产业化合同,共建规范化和集约化的名茶生产基地,茶农年收入最多达60万元。又在2008年成立文新有机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基地5万亩,带动3万多茶农脱贫致富,累计增收近10亿元。

信阳茶产业的振兴也少不了政府的支持,2006年,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信阳茶产业市场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之后政府企业良好合作,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以强大的供应链大量收购当地散户茶农茶业,带动了当地不少茶农就业,解决了信阳毛尖茶农的销售难的问题。

如今,在信阳,茶因旅游而弘扬,旅游因茶而光大,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优势。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茶农变社员,文新茶村可谓是信阳茶旅融合新业态的一个缩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70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岭师学子抵达阳春三中,举办食品安全小课堂
为传播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食品相关知识认知,促进人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与了解,7月中旬,岭南师范学院“岭先行”实践队来到阳春三中,为阳春三中学生举办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小课堂。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焱南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南京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深深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伟大和重要性,并用镜头记录当地的红色历史,…
湖北学子三下乡:一路“童”行,守“未”花朵
中国青年网咸宁7月13日电(通讯员简晓晴)2023年7月1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市“缘梦”志愿服务队以“七彩教育与爱‘童’行”为主题到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水库村开展希望家园活动。该活动以课堂互动、团体游…
湖北学子三下乡:当想象力变成手中的画笔
7月11日电(通讯员阮家祥)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师”支教团的老师们的带领下,明珠路小学的绘画课程正在掀起一股独特的艺术风潮。这群富有想象力的学子们将自己手中的画笔化作魔术,将想象力化作色彩,用每…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筑梦,爱心起航
本网讯(通讯员顾全超)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帮助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帮助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安徽学子三下乡:安全出行你我他,交通文明靠大家
大学生网报马鞍山7月10日电(通讯员李瑛)为强化青少年对交通安全问题的认识,促使小朋友们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7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马鞍山七彩假期实践队联合王家山社…
湖北学子三下乡:投身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博乐7月12日电(通讯员施亚菲)为深入贯彻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服务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弘扬和发展“我为市民办实事”的观点,2023年7月1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援梦胡杨志愿服务队来到新…
携手支教助学,用心守护童心
中国青年网恩施7月14日电(通讯员潘婷)支教工作是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促进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巍巍嵩山绿荫,今天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蒲公英计划支教队赴建始县楂树坪小学支教的第四天,一切教学工作都有条不…
与民同心 共御结核
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青志携手,共御结核”主题宣讲团青年志愿者与安阳市结核病防治所,组建以“温情无隔阂,以爱阻结核”为主题的防治结核病志愿宣讲团,前往安阳市杜官屯社区进行宣传服务活动。13日…
湖北学子三下乡:小小教室美育起 五彩画笔绘未来
湖北学子三下乡:小小教室美育起五彩画笔绘未来7月11日电(通讯员阮家祥)优师学子的爱心教学绘画课,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片色彩斑斓的快乐天地。在这个特殊的课堂里,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和创造的氛围,孩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