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7月5日电(通讯员赵天扬)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暨阳澄湖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应运而生,集展示、体验、学习于一体,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阳澄湖大闸蟹的机会。近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感“蟹”有你实践团前往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消泾村,参观调研了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深入了解阳澄湖大闸蟹的历史文化、在历史中品味阳澄湖的蟹文化精神,为蟹产业发展激发新思路、注入新血液。
图为文化馆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阳蟹文化
通讯员 赵天扬供图
回眸千年瞬间,探寻阳澄奥秘
首先文化馆负责人向成员们介绍了阳澄湖的历史。阳澄湖在宋代之前曾是陆地,现在的湖荡在宋代才形成,因娄江河道阻塞,洪水泛滥扩展所致。如今的阳澄湖湖中有岛,西为沺泾半岛,自东北伸向西南,状如丽人之腿足,俗称”美人腿〞半岛。东为莲花岛,北接西洋半岛,南望阳澄岛,形若芙蓉出水。两岛将湖分成东、中、西三个湖面,构成了“佛手〞型湖貌,也形成了多层次的水岛景观。
作为大闸蟹赖以生存的天堂,阳澄湖有以下四点优势。第一,作为大闸蟹洄游路线上最近的湖泊之一,确保了进入阳澄湖的大眼幼体的质量,活力,数量以及入湖时间。第二,阳澄湖是典型的淡水湖泊,丰富的钙、镁离子对大闸蟹的蜕壳、壳质的形成、壳质的色泽和硬度的形成极为有利。第三,阳澄湖中心湖水浅,水生生物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面积大,水生植物众多,提高了水体的自净功能,为大闸蟹创造了优越的栖息、生长育肥环境。第四,阳澄湖湖底地质好,大闸蟹长年行走于坚硬湖底,健硕有力。正是阳澄湖独有的生态环境,确保了阳澄湖大闸蟹名满天下的物质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阳澄湖介绍影片
通讯员 赵天扬供图
追溯文化历史,推动产业升级
接着,文化馆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们普及大闸蟹的历史。其实大闸蟹被发现的时间远比阳澄湖还早,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时代,那个时候蟹还被称为“夹人虫”,人们对它是避而远之。直到巴解的出现蟹才作为美食登上餐桌,蟹也因此得名。实践团成员终于解开了“是先有蟹还是先有阳澄湖”的谜底。关于阳澄湖养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那个时候还是散户养殖,慢慢的从政府组织“大养蟹”到“养大蟹”再到现在的“精养蟹”,蟹产业逐步转型升级,2020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阳澄湖大闸蟹升级为“国字号”农产品。从此阳澄湖大闸蟹彻底在历史的长河中站稳脚跟,一个属于阳澄湖的黄金“蟹时代”渐渐到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阳澄湖大闸蟹历史传说
通讯员 赵天扬供图
文化传承,刻不容缓
说到文化传播,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阳澄湖大闸蟹就登上世界餐桌,向国外传播。最著名的就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曾以一道清水大闸蟹接待远道而来的尼克松,成功将大闸蟹文化传播到了国外。现在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带壳吃大闸蟹的有趣经历,还总是被人提及,特别是清水大闸蟹的传奇做法。现在,苏州打造“以蟹会友”名片,招商引资,持续活动热度,提振阳澄湖大闸蟹品牌效益,推动大闸蟹综合价值新升级,提升阳澄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深感文化馆的重要性与意义所在。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专业团队,集结了大量关于大闸蟹的历史、生态、繁殖、种类、饲养、烹饪等方面的展品。成员们透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图片和文字介绍,了解大闸蟹的生命周期,不同种类间的区别,以及阳澄湖地区养殖大闸蟹的技术和保护措施。文化馆还设有互动体验区,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因此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不局限于只是一个展示大闸蟹文化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古往今来的蟹文化、推动蟹文化蓬勃发展的衣钵。文化馆的开放,为大众普及蟹文化、提高人们保护蟹文化意识、推动蟹产业传承,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时代舞台。实践团成员们坚信,在新时代将会有一大批新鲜血液投入到蟹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去,属于“阳澄湖大闸蟹”的“蟹时代”正在路上!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
通讯员 赵天扬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7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