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急救教育进课堂,自我保护促成长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郑晓婷

7月12日,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黄略镇平石村平石学校开展关于手受伤后该如何包扎的保健课程,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形势下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标,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该课程的支教老师为罗程瑜。

授课现场 刘芷晴摄

罗程瑜是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2021级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她对于机体损伤后的康复和保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实操能力,如果人在受伤之后不进行科学、卫生的方式来包扎,伤口很容易会受到二次感染,从而使症状加重,伤口的愈合期延长,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罗程瑜认为学生们应该要了解相关急救知识,对出现受伤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小老师罗程瑜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了包扎这一急救技能,她强调,当学生们遇到手受伤流血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一是保护伤口。因为当人的皮肤出现伤口,就表示有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严重情况下会出现炎症反应、血管充血,导致伤口红肿。所以为了避免伤口进一步扩大,我们必须要保护伤口;二是减少污染。在无氧环境下,创面血管增生速度为有氧的六倍,伤口愈合需要无菌封闭的环境;三是固定敷料。敷料是一个保护伤口的覆盖物,将敷料固定在伤口处,可以隔绝有害微生物的感染;四是协助止血,在出现伤口后要及时止血,防止流出的血液更多。

接着,小老师罗程瑜从药箱内拿出一卷雪白的纱布,开始进行“环形包扎法”的教学。助教坐在凳子上,配合地将手臂抬起,小老师罗程瑜将纱布一端覆在助教的手臂上,一边演示一边作讲解:“纱布的第一圈环绕应该稍作斜状,下一圈将上一圈的绷带完全遮盖,并且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就这样一圈一圈有序地将伤口缠绕起来……”她的声线沉稳,清晰地将每一步的教学讲解到位,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包扎的方法。最后,罗程瑜取出剪刀将剩余的纱布剪去,把绷带尾部剪成两条并缠绕打结,这样环形包扎法就顺利完成了。

学生们围在罗程瑜和助教身边,专注地盯着包扎的过程,他们的眼睛里充满着对掌握包扎方法的渴求,有一些同学还抬起手臂进行包扎模拟。当小老师演示完毕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拿着纱布,为同伴进行“包扎”。“这样包扎你会感觉到痛吗?”他们在练习的同时,不忘老师对他们的提醒,在包扎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包扎的手指发紫,说明纱布缠绕的力度较紧,需要重新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完成练习后,学生们纷纷举起自己被“包扎”好的手臂,互相检查同伴的包扎是否及格。高高举起的一只只小手里,是他们掌握知识和本领的体现;张张盛满笑意的小脸里,是他们完成练习后的自信和自豪。

学生们围在老师身边看包扎教学 梁秋露摄

学生们正在练习 刘芷晴摄

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紧急救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安全隐患事故不断出现,公共安全的影响因素持续增多。目前,我国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为中小学生普及急救知识,提高中小学生急救技能迫在眉睫。“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将急救教育引入校园,开展急救教育系列课堂,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急救意识和加强其急救能力的培训,让学生们能够在面对校园突发安全事故时进行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减少校园突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撰文/刘芷晴

摄影/梁秋露 刘芷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薪火相传,共赴未来:寒招活动为备考学子点燃梦想灯塔

2025年1月19日,深海岭航小分队怀揣着感恩之心与热忱之情回到了母校所在县城的大成中学和遂溪县第三中学展开活动,力争让每一位遂溪学子了解岭师报考岭师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大学生活的精彩点……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去湛江一中寒招

为了让更多学子了解到岭南师范学院,2025遂溪一中深海岭航寒招小分队于1月21日到达湛江一中进行宣传。我们带着热情与使命走进湛江一中,为湛江高三学子们揭开岭南师范学院的神秘面纱。活动……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去遂溪一中寒招

2025遂溪一中深海岭航寒招小分队于1月21日到达遂溪一中。首先进行的是招生PPT的宣讲。介绍学校的历史、学习成绩、优势专业、学术研究、宿舍、食堂等方面的情况。展示学校的校园风光、学生活……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退役归来,与岭师一起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个人简介:吴国庄:中共党员,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22级学生。曾任学院党建服务中心培训部干部和组织部负责人,现为2024级体育教育3班助理班主任。在部队期间曾获得一次“集体三等功…… 吴国庄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我和岭师的故事

岭南师范学院,这片孕育梦想的港湾,亦是我生命之树茁壮成长的沃土。于此,我汲取了智慧的养分,锻炼了坚实的翅膀,更在心灵深处埋下了感动的种子,从而矢志不渝地追寻自己的人生航向。……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告别觉民小学,师生情深难舍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山街道觉民小学,7月21日迎来了一场温馨而略带伤感的告别仪式。当日,“扬帆筑梦”突击队的成员们在此圆满完成了他们的支教任务,即将踏上返回岭南师范学院的归途。……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海岛安全进课堂,扬帆筑梦护童心

7月20日,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山街道觉民小学的教室里,一场具有创新性和教育意义的的海岛安全知识讲座热烈展开。此次活动由“扬帆筑梦”突击队策划并实施,队长潘雅琴担任主讲人,为该……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之旅,启迪绿色思维

7月20日,“扬帆筑梦”突击队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东山街道的觉民小学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植物”课程,目的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提升学生们对植物的认识与保护意识。…… 李桂芳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超市志愿暖冬行,福满新春情意浓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李佳恒)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

以小家之力量,净大家之环境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

品味赛鸽文化,唱响时代浪潮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李佳恒)为助力赛鸽在赛事中绽放光彩,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逐梦,学思践行”实践…

镇巴民歌之声:探访民间穿唱者的艺术之旅

2025年1月26日,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镇巴民歌项目小组成员张冰山和唐安纳两位同学对民间传唱镇巴民歌的康树兵先生…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最新发布

枣院学子三下乡:筑梦樱桃增产 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6日…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学习,青春绽放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6月26号电(通讯员李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工程专业献身环境保护事业的志向以及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前往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
追忆革命先烈,重温百年足迹
“寻红星方向,撒白衣之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下乡队伍于7月14日从合肥乘坐高铁到达湖南省长沙市住宿地稍作休整后,集体出发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雷锋街道湖南党史陈列馆,进行为期半天的参观学…
借鉴生态优经验,推动低碳新时尚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宁德师范学院“碳小分”——“与宁携手,低碳之行”暑期社会实践队针对此前“双碳”问卷调查进行总结之后,发现“双碳”…
深入云霄坡兜畲族村,探寻少数民族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三下乡”实践队一行10人于7月9日抵达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坡兜村…
《以青春之花,结支教之果》
《以青春之花,结支教之果》如果将人们的青春年华比作花儿,那么有些人的青春是绚烂夺目的牡丹花,吸引众人的目光;有些人的青春是充满着浪漫和激情的玫瑰花;有些人的青春是朴实而持久的康乃馨,散发出令人…
汇百家之衣,聚协作之星
俗语说,“缝百家被,穿百家衣”。在中国早期的社会里,有种习俗。据说当家中的初生小孩满一百天时,父母亲就会到各家各户或亲朋好友家中拜访,以收集一些布料,将它们拼接在一起缝制而成的,寓意孩童在百家…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第5天下
吃过午饭后,我们睡了午觉。睡了一会后,我被小朋友们的尖叫声给吵醒。起床去教室看了看,有个小朋友竟然站在桌子上。我立刻将他扶了下来,太危险了!然后我又去洗了把脸,拿上U盘。去到教室,小朋友们活力…
镜头下的三下乡:乡村振兴跟党走,打造美丽向家村
镜头下的三下乡:乡村振兴跟党走,打造美丽向家村近日,邵阳学院文学院三下乡服务团队来到了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在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向家村展开调研。从贫困落后,到全国美丽乡村,向家村一…
深入田间地垄,体验农民耕作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引导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对农村基层社区的关注度,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