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为深入了解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7月4日上午,我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非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山村的云贤手作体验馆,近距离感受徽墨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徽墨描金工艺,探寻古徽州“文房四宝”徽墨的故事。
松烟何所去,墨语落徽州。在仓海千年,徽墨自诞生起便是中国墨的桂冠,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素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深受海内外书法家、绘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很多人知道墨是“文房四宝”之一,但这其中的墨特指安徽黟县的徽墨,却鲜为人知。纯手工的徽墨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而其中制作出来又有什么关键性的诀窍。我跟随黟县徽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兴隆大师的讲解,缓缓步入了百年前古人制墨的现场。
兴隆大师首先介绍了徽墨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了徽墨的“前生今世”之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第七道工序制墨的过程。这是徽墨制作过程中最耗费体力的一道工序,万锤终成一方墨,一两重的小小墨块,工人要用八斤重的铁锤,手工锤打上万次。在之前我看墨,只看到了文人磨墨挥毫时潇洒肆意和文雅翩然,却从未能看到背后墨工洒汗锤墨的艰辛和刻模上漆的费心。一次次挥起的铁锤,一件件被汗水浸湿的衣裳,让我了解为什么古人说“惜墨如金,金不换”,更领悟到了每一位墨工对于传承徽墨制作技艺的决心。
在老师讲解过程中,我近距离观察了一些制墨的材料和工具,首先是炼烟过程中要用到的一个巧妙的器皿——烟盏,上方是尾部劈开的一小节竹子,下方是一个瓷碗,炼烟时桐油烧制,瓷碗倒扣,不完全燃烧的桐籽油烟灰就能附着在碗壁上。我观察烟盏时无时不在感叹古人的智慧,通过这样一个改良过后的工具,不仅能炼出纯净无杂质的烟灰,也能使取烟过程变得更加简便。这种方法得到烟灰虽然杂质少质量高,但产出率极低,忙碌一天下来最多产出半斤重的烟灰,取烟后,古人仍然精益求精,将烟灰倒入水池,得到更加细腻无杂质的烟灰。单单一个炼烟的过程,我就被墨工所需的极大耐性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打动,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墨工对于传承徽墨制作技艺的深厚情怀。
徽墨描金,体悟非遗之美。描金是徽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艺,通过将金粉铺在徽墨表面,使其呈现出华丽、精美的效果。虽然这是徽墨制作的最后一步,但我认为它的作用和难度也不容小觑。细心、专注、耐心也是进行徽墨描金所需要的,原本一块乌黑的墨,在金粉的点缀下,顿时变得精美。
“炼烟、洗烟、熬胶、配药、和胶、碾压、制墨、雕刻、晾晒、上蜡、描金”,整整十一道制作工序缺一不可,一小块徽墨融合了诗、书、画、印、雕刻、描金等设计巧思,既传承了古时的风韵,也保留了时代的印记。通过兴隆大师的制作演示过程和讲解,我了解了看似不起眼的一小块徽墨里,其制作过程蕴含着古人无尽的智慧与巧思。徽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徽州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