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7月14日电(通讯员 吴梦霖)为了深入了解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湖北黄石阳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贴的魅力。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前往阳新文化馆,跟随阳新布贴传承人进行一周的技艺学习。
正值盛夏,志愿者们乘坐从武汉通往阳新的高铁,跨越一百多公里来到阳新。烈日当空,志愿者挥洒一路汗水,坚定信念只为探寻阳新布贴的魅力。
初识:布贴一针一线,展现民生百态
阳新县将这一瑰宝文化贮藏在了远离闹市的阳新文化馆里,从作品展厅陈列的展品和传承人胡芳话中了解到一个比较完整的阳新布贴介绍。
图为“拾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参观作品展厅 通讯员 甘乐摄
布贴又叫做“粘花”,是由劳动人民勤俭持家缝补衣物衍生而来的民间艺术。1985年由尹关山发现了布贴,在2008年布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最早是用裁制新衣的边角布料,通过劳动人民的奇思妙想,经过简单的绘图、缝合、刺绣和锁边制作成有浮雕效果的布艺作品,历史悠久,是民间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从童装到童玩,从婚嫁到生活,从工艺到家用,处处可见布贴的存在。
布贴之所以叫做布贴,妙就妙在“贴”字。胡芳向志愿者展示了一段她制作布贴过程的视频:制作虎头帽,先用拓印纸把虎头帽各个部分细致地用石灰拓片勾勒形状,选取彩色的布片进行层层粘贴、剪切。固定好的彩色布片集合在素色的布上,就算完成了最开始的工作。穿针引线,将杂乱的密线捋平,在绳尾打一个小巧的结,调整、缝边、绷直、剪断。针线在布料上上下穿梭,绕边缝制。融合刺绣的手法绣上花纹,一个适合小孩子带的虎头帽就制作而成。用布贴做成的虎头帽,表面花纹起伏,活灵活现。
图为阳新布贴传承人讲解布贴作品 通讯员 吴梦霖摄
传承:布贴传承陷入困境,青年学子助力传承
布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也有十几年了,布贴传承人之一的胡芳同她的同事和学徒一直在坚持着布贴画的创作和传承。说起阳新布贴的历史,传承人自豪地跟志愿者讲了很多让她觉得引以为傲的事。她告诉志愿者,阳新布贴被发现时,轰动了湖北艺术界。阳新布贴有幸首次亮相在湖北民间艺术展后,名气大增,甚至布贴展漂洋过海,走出了国门。
但渐渐地,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阳新布贴本质是纯人工的绣活,和其他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耗时耗人力。追求效率和市场的背景下,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逐渐被简化,被淡化。以至于调查小组最初寻找湖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费劲一番心思才得知阳新的布贴艺术也是藏在小县城里的“明珠”。
放眼布贴缝制工作室,坐在工位上细致做工的布贴艺术工作者大多数都是有一定年纪的传承者。本就精细的绣活,身体机能很难跟得上手工制作的程度。传承人胡芳告诉志愿者:因为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坚持布贴艺术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是老一批的人。眼神和精力大不如从前,从事一幅布贴画的制作至少会花上一两个月的工期,对身体的要求很大。她不禁感叹,阳新布贴的传承在她们身体坚持不住的情况下又该何去何从。
图为布贴手艺人进行布贴作品制作 通讯员 吴梦霖摄
“有很多人来我们这里学习,但大多数都是学习了一天就走了。你们这个队伍还是很少的一批学了这么久的。”浅尝辄止只能学习到布贴的一小部分,而真正绣出民生百态的是布贴技术最原本的做法,是最原始的民间智慧。志愿者在传承人的带领下,有幸观摩学习了布贴最原始的糯米粘贴技术。颗颗糯米在指尖碾碎成为黏着剂,片片碎布剪碎重组成为新奇花纹。志愿者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下午便成果斐然,制作出了不同花纹的香囊外层:锦鲤戏水,白鹭游莲,牡丹花开…….糯米和碎布都是民间的生活必需品,触手可及的平凡物品,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没有什么比人民的智慧更有传承价值的东西了”一位志愿者感叹道。
在事物更新换代极快的时代,手工制品的地位岌岌可危。更智能的机器渐渐地取代手工。然而,手工作品并非机器作品流水线产物,没有感情,并不是一个冰冷空洞的躯壳。结束实践当天老师赠与了我们散发清香的香囊,布贴花纹为“莲蓬”“蝴蝶”。 “莲蓬”寓意着“一路连科”,“蝴蝶”寓意“福禄吉祥”,老师将美好的愿景寄托在这用传统布贴技术制成的香包上,有始有终。手工作品不能被取代,因为它蕴含着手工业者的热爱与对拥有者的美好祝福,是有灵魂,有人味的。
图为布贴传承人赠与志愿者的“一路连科”香囊 通讯员 吴梦霖摄
此次实践之行,志愿者深入民间亲身体会布贴艺术,感受传承人笃行不怠,对阳新布贴技艺的热爱之态。也悟出只有新鲜血液的涌入,才能将传统的技艺一直延续。传承非遗文化,理应执一份热爱与坚持,用丝线绣出一段段美丽的民间故事,让民间艺术智慧在指尖绽放开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0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