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7月10日电 (通讯员 房馨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023年6月30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拾遗·寻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南通海门开启了这次不同寻凡非遗之旅。
首先我们先来到了南通市非遗色织土布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陆晓冉老师的工作室。陆老师给我们讲到色织土布技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讲到色织土布是世代沿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土布呈现的是劳动人民朴素的美、实用的美。土布始于明初,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它在20世纪60、70年代初达到工艺巅峰时期,但是到80年代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现在信息发展的时代,他们采用了网上卖货,直播带货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色织土布。我们团队的成员去当地的学校给孩子们讲了色织土布,为土布的传承出了一份力量。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和陆老师进行交谈。通讯员 彭雷 摄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与陆晓冉老师合影。通讯员 彭雷 摄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在工作室合影。通讯员 彭雷 摄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去学校给孩子们普及色织土布。通讯员 彭雷 摄
随后我们的团队前往参观宝葫芦民间艺术馆,拜访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陈宝龙老先生。参观了陈老师家中各式各样的葫芦造型,不禁感叹陈老师手艺之巧。当问及葫芦工艺的传承时,陈老笑着说:“有人愿意听,愿意学习的,欢迎来找我,我免费教,不收分文”。葫芦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皇室贵族、民间百姓都把它当作吉祥之物,古有宝葫芦之称。寺庙建筑、亭塔殿阁的顶部也都安上葫芦,象征国泰民安,佛法无边。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入海口,温带湿润气候,土质肥沃松软,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类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日照均匀,适宜葫芦生长,故几百年来南通农村都有葫芦种植,沿袭至今。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与陈宝龙老师合影。通讯员 彭雷 摄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南通葫芦艺人利用民间对宝葫芦的吉祥信仰,进行艺术创作。传统题材为十二生肖,或因形造型,制作仿古艺术器皿、楼台亭阁、鸟兽木石等。这些作品无不栩栩如生,深受中外爱好者之青睐。
图为陈宝龙老师给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讲解葫芦工业。通讯员 彭雷 摄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与陈宝龙老师合影。通讯员 彭雷 摄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给孩子们普及葫芦工艺。通讯员 彭雷 摄
最后我们来到了海门山歌。海门山歌,包括通东民歌及沙地民歌,是流行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启东、通州、如东等地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门山歌是由清代大批崇明及江南移民带来的方言习俗及民歌俚调发展而来的,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中的一个分支。海门山歌分即兴山歌和叙事山歌两大类。在音乐上,以山歌调和对花调为主,也包括大量的民间小调。在演唱方法上,主要是独唱和对唱,语言纯朴自然,故事生动形象;音乐清纯甜美、悠扬婉转。
我们采访了山歌青年演员代表关爽爽女士,关女士表示:“海门山歌作为海门人精神的风向标,承载着浓浓的江海乡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学习并且传承下去。”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海门山歌博物馆合影。通讯员 彭雷 摄
图为电子信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了解海门山歌的历史。通讯员 彭雷 摄
在活动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不同的非遗文化。每位传承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为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而积极创新、弘扬非遗,通过新媒体、公益性演出、博物馆展览等手段普及文化受众,充分利用现有发展平台合理有效地开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此次我收获颇丰,体会到多样的文化,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作为大学生,我的力量虽小,但我也愿意为非遗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5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