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戏种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调独特优美,母曲“花调”和“悲调”突出而集中地体现了其唱腔的独特风格,被当地戏迷俗称为“勾魂腔”。
乾隆年间,华北地区农耕年景不好,水旱虫灾相继袭来,群众生活无法维持。即墨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那里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地群众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即‘肘鼓子’,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柳腔即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初期演唱无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同音字“柳”字代替“溜”字,雅称为“柳腔”。
20世纪初,柳腔在青岛市内经常同梆子、京剧等不同剧种同台演出,与他们互相学习,在艺术上日臻完善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柳腔获得新的发展,先后成立了即墨和青岛专业柳腔剧团。近年来,即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即墨柳腔的保护与传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腔表演技艺的存续与弘扬,有待社会各层次的各主体的积极参与及推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