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可邑古村

来源: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都月 敬羽姝

民族情,情深似海;相携手,共创未来。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7月13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学子第一站来到云南弥勒市可邑古村,开展“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可邑古村,距今已有370年的历史,多次被参观、调研、报道,分别在2018和2019年被授予“红河州名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弥勒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荣誉称号。

图为可邑古村荣誉称号墙

在可邑古村村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走进了可邑古村村委会,在可邑古村委会、彝族阿细博物馆、跳月广场等场所,民族团结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图为可邑文明三字歌

通过对村长进行采访,团队成员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动力,他所举办的一系列群众性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和本村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典型,切实助推宣传民族团结知识,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可邑古村村长

此后,团队成员拜访了阿细跳月非遗传承人们,走近阿细跳月传习馆,一阵悠扬的琴声夹杂着徐徐清风轻轻送入耳朵,抬眼看,是传习人们跳着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在这极具感染力的氛围下,阿叔阿嬢热情地带领团队成员学习阿细跳月舞蹈,随着悠扬的琴声,团队成员成功“出师”。

图为实践队参观阿细跳月传习馆

借此机会,团队成员采访了阿细跳月管乐非遗传承人——85岁的龙文生老人,他讲述了曾经被邀请前往北京参加重要表演的经历,通过学习,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传统民间音乐所绽放的时代光华!团队成员还采访了阿细跳月口弦非遗传承人——75岁的毕贵云老人,了解了阿细跳月口弦的独特之处。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阿细跳月管乐非遗传承人——龙文生

图为阿细跳月口弦非遗传承人——毕贵云向实践队员展示口弦

紧接着,团队成员前往了当地阿细族居民家中,学习了阿细语言,了解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通过“共学、共事、共乐”,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将铸牢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深化渗透进生活小事当中,展现青年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青春形象。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一同打扫卫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7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悦享戏曲文艺,弘扬传统文化
夏日傍晚,夕阳微醺,大树挺拔;晚风轻拂,听取树叶沙沙、夏日蝉鸣;枝头高挂,鸟儿轻吟盼儿归巢;绿荫之下,马扎三两,下棋闲聊,恬静闲适,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据悉,为深入挖掘平顶山郏县文化价值,弘…
红色淬火悟伟力,青春砺剑铸精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西北工业大学“追寻红色足迹,牢记青…
水火箭一飞冲天,趣味点燃童心
7月14日上午,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安小学的绿茵操场传出一声声欢呼声、尖叫声。“哇,这个飞得好高好远!”“我们小组的水火箭也可以这么远!”。走近一看,原来是“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队员彭良贵和伍…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赋能,推动传统文化“双创”实践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为加深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和了解,身临其境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活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基因,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精神,2023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皖风皖韵·智绘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
成理学子三下乡:青年穿梭乡野,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宜宾7月15日电(通讯员凌媛媛谢林倩)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顺利闭幕,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在这次盛会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
湖北学子赴徽州体验非遗文化,感悟匠心精神
中国青年网黄山7月14日电(通讯员梁欣怡)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非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黄山黟县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大学生们在此聆听了有关徽墨的知识,亲身实践徽墨描金,感…
湖北学子三下乡:守望童心,与你同行
大学生网报黄冈7月15日电(通讯员罗蒙)7月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来到黄冈小池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陪伴社区托管班的孩子们学习玩耍。通过与托管班老师的沟通,队…
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感悟红色精神
2023年7月15日,团队成员前往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去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千里跃进大别山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其前应后果。1947年6月30日,刘…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从“瓷”开始,筑梦未来
林荫环绕,枝桠伸展,阳光穿过树叶之间的间隙,在地面洒下点点光斑;整理资料的书页声、桌椅推拉声、交谈声混合在一起,奏唱着夏日的歌谣。据悉,为了提高乡村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助推全民化的素质教育,同…
走访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管,传承红色精神
2023年7月15日,我们小组成员前往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去走访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并旨在传承红色精神。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和红色记忆的载体,被誉为红色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