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兰陵县农户具体情况和各村庄工程开展情况,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乡村振兴惠兰陵,胜“蒜”在握启新程赴临沂兰陵实践服务团于7月5日前往金河村、西大埠村开展实地调研。
村委护农,百千工程活起来
7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在莲子汪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交谈。团队成员在与马巷村村委主任的交流中得知,马巷村目前大力开展百千工程,村内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墙体喷刷、墙体彩绘工作,并依托村民实际典型事例,打造“孝赡养老一条街”、“学习一条街”、“文化街”、“讲故事、学理论一条街”等等特色文化街道,将具体事例以墙绘的形式更生动形象地搬到大众的目光下。主任对团队成员说:“我们村委希望以这种形式,宣传咱们村里的特色文化,吸引外界的注意,以期获得企业的关注。”主任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村内的卫生情况,马巷村有专门环保人员清洁街道卫生,保持良好村貌,同时排水渠改造、垃圾处理、绿植栽培同步进行,为打造一个卫生干净的村集体继续努力。主任向团队成员介绍道:“我们村委会,最大的优点就是领导班子建设整齐,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在村委会的领导下,村内居民生活水平逐步上升,有部分村民已经尝试在线上平台进行直播,但村内的电商平台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村委会将会就村民民意进行进一步发展。当团队成员问起长期发展目标,主任回答道:“我们要保持村内卫生长期的整洁,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就是要落实好生产路的建设,确保生产路能帮助村民在致富的路上畅通无阻!”
调研知农,乡村实况聊出来
为进一步了解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团队成员前往金河村进行问卷调研。在团队走访过程中,看到了专门收购人员到村里收取大蒜的完整过程,绝大部分农户对大蒜收取价格表示满意并愿意提供大蒜。所以当团队成员与村民们交流有关电商平台的需求性问题时,绝大部分农户表示线下对大蒜的买卖能够满足自已需求,认为电商平台风险较大且利润提升空间较小,对电商平台的需求和期望并不高。金河村开展“村村通”工程,在村内主要干路铺设水泥路,但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反映水泥路铺设程度仍待提升,希望尽早落实“户户通”。
党群兴农,乡村建设搞起来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西大埠村,在西大埠村党群服务中心学习本地乡村振兴带动下产业振兴的发展情况。实践团通过与村委成员的谈话,了解该村的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和产业融合现状。在当地村书记王彬的介绍下,对西大埠村的简单人口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西大埠村是兰陵规模最大的自然村,有九百余户共3069位村民居住,占地面积5000余亩。西大埠村“省派第一书记”姚晓阳书记作为兵书记,“退伍不褪色”,将军人的本色与特质融入到村集体的工作当中,在工作方面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姚书记与王书记带领全村致富发展,为全村开通自来水,花费13万元建设光伏板,为村集体基础用水用电与产业用水用电提供保障。同时共铺设7000余平方柏油路,并提供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西大埠村秉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理念,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形成文明和谐乡风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谈话令他们受益匪浅。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提高村民收入,在驻村第一书记姚晓阳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浩驰纺织厂,让调研团队切实地感受到当地在党的领导下,乡村产业融合取得的巨大突破。基于18亿亩耕地红线和宅基地政策,姚晓阳书记大刀阔斧地进行宅基地改革,计划将闲置的宅基地统一招标建设青年村居,剩余的未利用土地作为引进企业的场地,将富民兴村产业做大做优。
西大埠村以粮油棉为主要的农产品,借助村中棉花种植产业,依托纺织厂机械化数字化管理,以家庭为单位代加工手套等,延长棉花产业链,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西大埠村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与自身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自然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有效推进产业融合,探索出农村耕地红线地区产业升级高质量可持续新途径。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在今天的调研实践中,团队成员们扎身工厂,奔赴一线,听取人民心声,反应现实诉求,探寻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的结合点,力求发现治村富民的新策略。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将这几天的成果复盘总结,对乡村振兴政策有了进一步认知,以及对当地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深入了解,并将继续展开更深层次的调研,制作宣传视频,撰写调研新闻和报告,用专业的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8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