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宁6月28日电(通讯员 何佩倩 冯薪润 丁雨轩)为贯彻落实深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志愿服务意识,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实践队于6月27日来到鲁城街道阙里社区,团队秉承“社区志愿,青春奉献”的精神开展了旅游秩序维护、景点环境保护、商铺安全巡查等志愿服务活动。
清扫垃圾护环境,风景处处皆宜人
现如今,正值假期旅游的高峰期,三孔景区正在经历巨大的游客承载量,与此同时,垃圾清洁问题、景区卫生维护工作成了近期工作重心。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实践队在进入景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迅速穿上红背心、拿起垃圾杆,前往三孔景区开展捡垃圾。
图为实践队员何佩倩捡拾烟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雨轩 摄。
根据工作分配,队员何佩倩、丁雨轩、陈双莲三人负责景区入口及吸烟室周围街道的垃圾捡拾工作。主要关注行人经过量、巨大的青石、停车处内沿、街道两侧以及高台上的绿化区,在这过程中发现不少烟头、塑料垃圾、卫生纸、空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实践队员熟稔此次工作开展的意义和重点,最终在实践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景区环境焕然一新、整洁有序。
实践队员何佩倩在实践过程中说:“看着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卫生死角”,烟蒂、塑料袋、矿泉水瓶都无声地污染着景区环境,破坏景区美丽,希望有更多志愿者以及个人做到主动捡拾垃圾清洁环境,共同营造清洁、卫生、美丽的景区环境。”
活动中,每位队员都保持“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认真清理辖区内垃圾,积极维护现场环境的干净整洁;不仅如此,每位队员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到游客对景区环境的保护,这与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相匹配,此次实践也更是相应国家的号召,为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突发遇难沉着应,汇聚人心共扶难
实践队员不仅专注于自己的垃圾清洁工作,对于游客的寻求帮助信号也会积极回应。当实践队员听到有人喊“那边穿红色衣服的……”的游客。都会停下手里的工作,积极寻找需要帮助的游客。
实践队员回忆起多次的及时帮助,其中最有印象的是两位老人。这两位老人与即将离开的旅游团走散了,且找不到景区出口,无法按时到达集合点。这两位老人来自于江苏,在对景区和当地交通不了解的情况下,急忙求助实践队员。
图为实践队员与迷路老人交流获取信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薪润 摄。
而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一直保持理性分析与客观判断,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两位老者的问题。首先,队员丁雨轩查看了两人的旅游团证和旅游团帽,未找到旅游团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因此继续与老人沟通,询问旅游团的联系方式以及微信群。在这一过程中两位老者习惯性地说江苏方言,在紧张情绪下语速更是加快,队员努力平复两位老者情绪的基础上,整合提供的各类信息,得到导游手机号码后,队员高源菁滢拨打导游电话试图与其联系,多次未接通。队长冯薪润立马寻找新的解决办法——询问集合地是否有标志性建筑、酒店店名等信息。之后,通过两人提供的照片和描述,实践队员利用地图软件查询地点,锁定曲阜周边的两个旅客中心。最后,找到本地社区志愿者来确定具体位置,众人带领两位老人打车、叮嘱安全问题,目送两位老人离开。
图为实践队员送老人上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薪润 摄。
“急他人所急,难他人所难。”在此次突发的寻路难题中,实践队成员集思广益,在成员拨打电话、查看地图的同时,其他成员也采取了立即的行动,寻找景区内旅游团查看其队旗队服等标志,尽管面临路线不熟悉、语言沟通困难等问题,实践队员仍旧热心不减,为景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才智。
曲师大数科院志愿者、实践队队长冯薪润在结束的时候说道:“帮助异地的游客,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响应当地活动的积极实践,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到了很多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
社区党委书记王长青非常肯定志愿实践队的服务意识与个人能力,赞扬到:“发扬志愿者精神,位处景区环境、为游客服务是作为志愿实践队对义不容辞的责任,后作街红帆驿站的成立,不仅让游客们感到温馨到了三孔景区就是到了家,更让游客们感受到圣人故里的待客之道,从年轻一代积极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表达了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个人的道德品质,贯彻了号召当代大学生主动关注志愿服务,主动承担志愿工作的意志精神,更体现了曲阜师范大学对于社会实践的意识深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展示舞台来塑造自身,培育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图为实践队员到达三孔景区集体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社区志愿者孔静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