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南石油学子走入崇州市道明竹艺村,感受非遗传承带来的乡村振兴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作者:金泽同 戴戈尔

翠绿照富裕,非遗展振新。2023年6月31日至7月7日,西南石油大学“亲子竹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14名成员前往崇州市道明竹艺村,走访当地村民、村干部,开展系列活动,感受当地非遗文化——道明竹编所带来的乡村发展振兴。同时了解在国家非遗传承政策下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出路。

非遗传承打造富裕乡村

走在竹艺村的林荫小道上,整齐的房屋、洋溢在村民脸上的笑容,以及无所不在的“竹”文化标志,无不在向实践队员们展示竹艺村在非遗复兴后的新面貌。在一片繁荣的景象中,实践队员询问到是什么使竹艺村成为如今文明、富强的新时代乡村。竹艺村主任胥念勇自豪的为队员们做出了解释。原来,竹艺村的富强与当地的为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密不可分。近几年,在党的政策扶持与村民们的努力下,竹艺村围绕道明竹编为发展核心,按旅游度假区整体布局,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国内外双市场发展的策略,积极打造新时代文化文明品牌乡村。“多亏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对我们‘道明竹编’文化的认证,现在我们的道明竹编不仅在国内有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在海外也有许多企业和设计师找我们合作,村子靠着竹编富起来了,年轻人也都愿意回到村子,继承发扬我们的技艺,形成良性循环。”胥主任笑着说道。

(图为游客体验道明竹编技艺)

为了传承发扬当地道明竹编非遗文化,打造新时代富强乡村,竹艺村做出了许多努力。在上世纪90年代,受匠人流失和市场萎缩的影响,道明竹编一度没落,竹艺村也难以发展。为打破僵局,竹艺村多年来不断探索“非遗文化+文创基地+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引人中央美院、澳大利亚竹研究院等竹编文创产业资源,建立了竹编创客基地、竹艺工坊、非物质文化研习所,让传统竹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乡村振兴和非遗保护的支持下,道明竹编创新发展出立体竹编、平面竹编、瓷眙竹编三大体系,包括篼、筐、盘、碗等数十个大类,上千个花色品种。在2011年,道明竹编被原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明镇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道明竹编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道明竹编产品)

创新发展推动文化繁荣

不限于旧,追求创新。道明竹编文化的成功发展,与其多年来的改革创新密不可分。实践队员在拜访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思进老人时,从他口中了解到他在道明竹编传承过程中的心得。据赵老人口述,他15岁就随父亲学习竹编。在1985年,他前往牙买加进行为期一年的竹编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到了国际市场对于传承性手工制品的渴求。1989年,随着时代变迁,竹编技艺开始走下坡路,他决定主动创新,为竹编产品打开新市场,并首次尝试创新竹编包装盒。在2000年以后,塑料制品冲击竹编市场,但他也一直都没放弃创新,仿三潭印月石塔、天坛、鱼缸、六角宫灯、葫芦花瓶、梅花镜框等等,从立体竹编到平面竹编,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竹编技艺和对竹编的理解为道明竹编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形式。

(图为赵思进老人接受实践队访谈)

文化继希望,非遗展未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下达,非遗传承已不只是简单的文化象征,更是有助于实现文明、实现富强的制胜之路。据了解,随着竹编文化的推广与当地面容的建设,崇州市道明竹艺村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社区),并获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繁荣发展的大势上,竹艺村以非遗文化为介质,走出了一条和谐、美丽、传承、创新的复兴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9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学习参观活动。朱光纪念馆庄严肃穆,建筑…… 马凡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探访傅斯年陈列馆深度体验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假期,我们“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爱,踏上了前往傅斯年陈列馆的旅程。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 马凡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追寻党的历史足迹

为进一步学习党史,坚定信仰,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追寻党史足迹,点亮信仰明灯”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辽宁锦州,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是中国内战时期,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进行…… 马凡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追寻党的历史足迹

为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进程,追寻党史足迹,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追寻党史足迹,点亮信仰明灯”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党的历史,明确跟党走的信仰,培养爱国情怀…… 马凡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红色景区,继承红色文化

为追寻党的足迹,进一步学习党史,2024年7月31日星期三,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追寻党史足迹,点亮信仰明灯”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沂蒙山红色景区参观学习,走进党的历史。上午八点,队员们…… 马凡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青岛党史纪念馆——学习党史,坚定信仰

2024年7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计算机学院“追寻党史足迹,点亮信仰明灯”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山东青岛党史纪念馆,追寻党史的足迹,深刻学习党史,坚定党的领导,进而点亮心中的…… 马凡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济南解放纪念馆,感受党史伟大征程

为学习党史,追寻党的历史足迹,更深入的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追寻党史足迹,点亮信仰明灯”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7日前往济南解放纪念馆,以了解济南解放的历…… 马凡旭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最新发布

高校实践团暑假三下乡,去柳沟营小学宣传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为了响应文化传承相关政策,宣传陶瓷文化,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之“瓷韵流长缀新貌,材情化思载文道”实践团于7月3…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生命诚可贵,下水需谨慎
河南城建学院6月28日电(通讯员龚萍萍)水乃生命之源,孕育了生命,也滋润了生命,但水往往最容易夺走人的生命。为在社会大力弘扬生命之珍贵,河水之无情,让村民树立下水安全的意识,让“悲剧”在无数村民手…
青岛农业大学三下乡:探微观之奥秘,展化学之风采
该图集主要描写的是学生在化学实验课程的一些表现,包括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和看到神奇的实验现象的反应。…
知识照亮前行路 科普探索偕行中
为改善乡村儿童的教育状况,帮助乡村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思考世界,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急救知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7月13日至14日,华中…
生命科学学院“爱生活、爱生命、爱生态”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
7月11日,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生命科学学院“爱生活、爱生命、爱生态”大学生社区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刘集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爱…
学习陶瓷工艺和文化,河南城建学院“材化”学子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平顶山7月15日电(通讯员张志华)陶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文化传承相关政策,了解陶瓷制作工艺,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之“瓷韵流长缀新貌,材情化思载文道”…
生命科学学院“爱生活、爱生命、爱生态”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
7月10日,为带领青少年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生命科学学院“爱生活、爱生命、爱生态”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刘集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爱生活…
探索故乡的变化与机会
这次返家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自己曾经生活长大的地方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从我下车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这个小村庄已经完美的蜕变,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我从乡村干部那了解到当下本村的发展情况,听其细心…
挽民族星火,扶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的重要战略,通过加强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村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工作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7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留梦荆…
探索“楠”得一见的“绿色宝藏”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7月14日,在院党委副书记冉琰、院心理辅导站长李婷的带领下,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