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情感依归黄河入海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王喆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3日电(通讯员 陈舒)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九曲黄河在山东入海,润泽了齐鲁大地,哺育了齐鲁儿女,孕育了齐鲁文化,塑造了山东人的精神品格。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文蕴齐鲁,创展风华实践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奔赴山东省16地市,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多方面探索各地的文化,推动齐鲁文化再次出圈。本篇报道聚焦位于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东营市和滨州市,探寻两座古城的独特风采,一睹黄河独特的魅力。

湿地之城,黄河水城

“山下愿培三径竹,东山佳赏傲东营”,为了能更好的了解东营市的人土风情,在活动开始前,实践队员通过采访校内东营籍贯的同学对东营进行了初步的了解。队员了解到 在山东省内并不算出名的东营小城 却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文化底蕴丰厚,是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故里、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怀着进一步了解东营特色文化,体验黄河水城的风土人情的目的,实践队来到了东营。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实践队发现,东营还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是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东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是明初以来多次政府移民的安置区,是与中国革命同频共振的著名老区、红色圣地;这里临河靠海,区位优越,风光秀美,环境宜人。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古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戏曲文化等,在这里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各地移民和流动人口带来的不同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禀赋、民俗风情,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最终塑造了坚忍不拔、开拓创新、汇纳百川、兼收并蓄的黄河口文化。队员们踏足东营的海岸、街巷、村庄,切身去体会这片土地的独特风俗。在于当地居民攀谈中,队员们心中的东营人民和文化的形象愈发清晰。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自信不断被提及的今天,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宣扬东营特色风俗、景观、美食等以赢得流量,吸引来“流量”,助力水城经济发展和文化弘扬是当务之急。

东营是一片宜耕宜林、宜果宜蔬、宜牧宜渔、宜工宜商的兼容之地。一直都有“瓜果之乡”“瓜枣之乡”“百鱼之乡”“东方对虾之乡”的美誉。黄河口海参、黄河口大闸蟹等名优水产品更是浩浩荡荡走出东营,久负盛名的地方名吃如史口烧鸡、黄河口蜜桃,也已经逐渐为全国各地游客所熟知。

智者智城,志在滨州

同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滨州,因地处“渤海之滨,黄河之州”而得名,是吕剧起源之地之一,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践队自黄河口南下探寻,来到滨州这座城市。

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依托黄河,打造了13层高的黄河楼,于其上,南可望黄河浩荡,北可眺滨州烟火,壮哉美景,一眼尽收。赶上个响晴的日子打卡,不必进楼,远望这赤色楼阁其间的碧瓦朱甍、飞檐跷脚,在晴空下显得古韵典雅、金碧辉煌,恍然间给人一种穿越之感;晚上的时候,黄河楼还会亮起绚丽的灯光,把周围照耀得金碧辉煌,亭台楼阁与山河之景皆是雄伟壮阔,让队员们啧啧称奇。滨州值得打卡的不光有楼,还有花。游客们可以在樱花山中体会冒着粉红色泡泡的春天,可以来秦皇河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一望无际的郁金香花海。在滨州,实践队员还体验了当地的特色文化——滨州民间剪纸,实践队员通过跟随老师傅学习,学会了最基础的剪纸技巧,也为这次美好的滨州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同时,通过政府文件和走访居民实践队了解到:滨州坚持打造临海文化旅游品牌,突出黄、蓝、白、金、红“五色”特点,整合黄河、滨海、盐田、贝壳、红毯等特色资源,以黄河岛、贝壳堤、海港渔村等为核心,开发海洋牧场、黄河故道、渤海盐湖等海洋旅游,加快建设临海文化旅游度假区。在当今文旅产业大热,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的时代,滨州当承时代东风,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依托自然风景资源来推动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滨州的神奇不止于此,除了能让游客一饱眼福,特色食品也是吸引游客的宝藏。比如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滨州芝麻酥糖,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邹平香椿,香飘十里的青阳炒鸡,魏集镇独具特色的全驴宴,无不透露着当地独特的风情。实践队一路走来品尝的美食不过是滨州美食的冰山一角,却深深被其独特的风味所折服。

无论是天高海阔、风光秀美的东营,还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滨州,都是齐鲁大地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旅游名胜都如同一张张灵动的巨幅画卷,将山东大地上蕴含的黄河精神与黄河文化展现在世人眼前。实践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得出,只有加强对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齐鲁文化,喜欢齐鲁文化,推动齐鲁大地各个城市的风景、人文、文化、美食走出当地,而不是囿于一方,这样就能在保护文化风俗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推动文化和经济共同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山东黄河三角洲,一方让亿万炎黄子孙放飞梦想的旅游胜地,一方赤子一样坦诚的热土,欢迎人们到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92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惊天霹雳划天翔,百鸣聚响校风扬
惊天霹雳划天翔,百鸣聚响校风扬实践团队成员给路人讲解本院师资力量及专业设施实践团队成员给即将步入大学的学子讲解本院特色和优势实践团队成员给来接孩子的家长讲解本院教学手段及课程设计中国青年网平顶…
泰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聚爱成行,以爱育人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积极鼓励大学生深入社区基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师范生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品质,7月3日—16日…
青春不止,逐步不停
2023年7月15日,火轮般的太阳悬挂在蔚蓝的天空上。夏日里特有的自然之声就是蝉鸣。在绿树丛中,蝉儿唱着欢快的夏日情歌,在蝉鸣声中,我们穿过马路,树荫,来到文兰市庄中心小学。抵达学校,我们需要进行家教…
支教之旅 希望传承
七年,我们秉持初心。从穿透台窗的第一缕阳光开始,日子就点点洒洒的绽放着迷人的笑脸,让人情不自禁的紧握住日子的双手,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冬日初升的太阳,温柔的将阳光撒下。细碎的阳光透过发…
天气晴朗,万物可爱
今天是支教的第五天,也是第一周支教教学的最后一天,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在小学班,刘艺齐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天气与气候的知识,告诉了天气预报怎么看,雨是怎么形成的,小朋友们都听得很认真,也学…
安徽学子三下乡:让大学生缅怀红色中山陵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6月28日电(通讯员胡元坤)2023年6月28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回望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路线”实践队达到南京中山陵展开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红色地区参观调研之旅…
温情家访,增联系促发展
为落实市、区教育局提出的“万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7月15日走进学生家庭,将爱送入学生家中。支教团成员按年级分为三组,每组包括班主任,任教老师,摄影师等4人。早上9点整,…
湖师学子三下乡:畅游语文海洋
语文海洋深广无边,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知识。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阅读和欣赏古人的诗词作品,你可以领略到其中的艺术之美和哲理之深。尝试欣赏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的作品,…
浙江经贸学子三下乡:反诈宣传进乡村,捂好共富路上钱袋子
浙江经贸学子三下乡:反诈宣传进乡村,捂好共富路上钱袋子中国青年网杭州7月12日电(通讯员阙明付昱林)2023年7月10日,为提高高枧村村民,尤其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反诈骗意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八八…
湖工学子科技下乡:童心探科学 ,筑梦创未来
文/刘佳馨、陈凯文、谭李媛拍摄/仇雅、胡婉琳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创造未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教育团赴湘潭市板塘街道新农村,在村委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