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7月14日电(通讯员 周富婷)为了深入了解、保护、学习海门非遗文化,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七月初赴南京市海门开展活动。2023年6月30日至2023年7月3日,走进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积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开启一场寻找非遗传承文化的探索之旅。
6月30日,实践团来到了海门图书馆,身临其境,参观并了解非遗文化,悠久的历史,角落里隐藏着许多独特的非遗文化,随着深入了解,其蕴含的文化与非遗手工令人叹为观止,实践团也确定了几个目标,并准备寻找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启学习之旅。
7月1号上午,实践团来到濒江临海色织土布工作室并拜访了南通色织土布第四代传承人陆晓冉老师。年近六旬的陆晓冉出生在纺织世家,在新世纪之际,她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延续色织土布这一手工技艺的生命,她认为,非遗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图为实践团走访色织土布工作室(陆晓冉)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彭雷 摄
“织布不仅仅时织布,里面也蕴含了许多的道理。”陆晓冉老师讲述色织土布的内涵及其相关的一些历史知识。色织土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南通地区染织技艺的见证者,还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现今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进行线上的传播,并且,色织土布除了采用基础的蓝色、白色以外,还大胆采用了红色、绿色等鲜艳的颜色,用于一些喜庆的节日或者场合。
图为实践团与陆晓冉老师交谈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彭雷 摄
葫芦谐音“福禄”,草本植物。其枝茎称为蔓带,谐音“万带”,表示“福禄万代”,寓意着吉祥,因其奇特的造型,故被用于雕刻工艺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7月1号下午,实践团来到三星镇拜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陈宝龙老师。陈老师面带微笑欢迎团队成员的到来,并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陈列在馆内的葫芦艺术品。一个个精致小巧的作品展示在眼前,令人赏心悦目,情不自禁地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图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宝龙老师讲解宝葫芦艺术作品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彭雷 摄
7月2号,实践团来到海门山歌戏剧团,一位90后青年演员关爽爽老师接受我们的访问时说到:“当你开始去了解海门山歌时,其实你已经成为海门山歌的一体了”。
海门山歌曲调以其风格、特点,形成了独特地方性特色的艺术品种,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海门山歌也在海门人民不断创作、改编、流传下,造就了无数经典,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传承到现在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山歌。 时至今日,海门山歌已经深入人心,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为“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实践团与当地学校同学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彭雷 摄
7月2号至3号,实践团来到了当地的一所学校,为同学们介绍普及了当地的一些非遗文化知识,让大家知道了解非遗传承也是当代青年的一种责任。此外,成员们还准备了一些葫芦,让大家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同学们都兴致勃勃。至此,“拾山歌之遗,寻乡音之韵”实践团队本次暑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团队队员们表示,在走访的过程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作品的学习与制作中,进一步了解到它们的独特与魅力。最后,人间皆是浪漫,艺术永不落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93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