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非遗文化是一颗璀璨而宝贵的明珠。一直以来,香包传承人凭借扎实的技艺和认真的态度,将徐州香包做好做大做强,将传统文化发扬传承下去。为了深入了解徐州香包非遗文化的传承故事,2023年7月6日下午,江苏科技大学“香馥非遗”调研队伍来到了王秀英香包工作室,采访了徐州香包传承人王秀英奶奶。
在采访中,王奶奶分享了她对香包制作的热爱:“香包是一种结合了工艺美术和中医理念的独特艺术品。每一块香包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寓意,能够给人带来平安、健康和幸福。”她强调了香包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表达了对这门传统技艺的深深敬意。王奶奶12岁就跟随祖辈学习香包制作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仅熟练掌握了香包的制作方法,还将自己的创新融入其中。其中,“针棒”香包就是她独创的一个款式,深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喜爱。针棒是王秀英幼年时放针的工具,里面的填充物是头发,而头发上的油脂使绣花针不易生锈,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在获得家人的肯定后,王奶奶就开启了她73年的香包之路。
当调研团队询问王奶奶香包的产业链和销量情况时,王奶奶表示,他们家的香包要保持品质,以小批量高质量的手工生产为主,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特别是在2017年习总书记购买香包之后,王奶奶对香包的制作有了更高的标准,她说:“来我这学徒的工人,我按天给他们结算工钱而不是按件数结算,哪怕他们一天只能缝好一个香包,也能保证这个香包的质量。这里的每一个香包都要经过我的检验,如果接大批量工厂的订单就不能保证质量,不能给习总书记丢脸。”
在谈到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时,王奶奶毫不犹豫地表示:“我们作为传承人,有责任守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香包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她坚信,只有通过持续的传承和推广,香包的价值和美好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为了推广徐州香包非遗文化,王奶奶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并在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内开设工作坊,传授自己的技艺。她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香包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非遗传承需要年轻一代的参与和支持,他们是文化的未来,也是我们香包文化传承的希望。”
王秀英一家在2021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他们一家五代人潜心研究香包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2017年王奶奶的儿子儿媳去江南大学学习,回来后对针线包进行改良,设计出一款长七厘米、宽两厘米的“针棒’香包,与“真棒”谐音,一周相加正好是18厘米,寓意“要发”。香包内放入特级薰衣草,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香包上海水、山峰、祥云、江崖等元素象征着“福山寿海”的吉祥之意。此外,他们还设计出了毛衣项链款香包、可以抵抗病毒、祛除蚊虫、防治感冒甚至预防手足口病等不同功效的中药香包、满足年轻人喜好的以桂花、玫瑰花、茉莉花、薰衣草等为纯天然香料的香包等等。王秀英制作香包带动本村300余名村民实现创业、再就业推动文化产亚旅游产业发展。
在采访的最后,王奶奶的孙女孙歌尧带调研团队挑选香包,寄语所有关注香包非遗文化的人们:“香包是徐州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让我们一起守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非遗文化,让徐州香包绽放更美的光芒!”
随着采访的结束,我们对徐州香包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全面地了解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故事和价值,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一位非遗传承人,王奶奶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香包的热爱,承载着香包的故事和文化价值,为徐州香包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愿徐州香包在她的呵护下永远散发着芬芳的香气,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希望通过此次调研采访,“香馥非遗”调研团队可以帮助传承人获得更多的曝光度和支持,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95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