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我们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支撑。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也让“快餐”模式愈加强烈。对于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工匠精神,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往往能传承并坚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少之又少。我作为大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视起来。
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在主动报名并加入非遗+社会实践队后,我作为队员同团队一同前往安徽省黄山市进行调研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体验了瓦绘和徽墨描金的非遗项目。宛如一幅水墨画的徽州,承载着世世代代徽州故事的黑瓦白墙,都在表示着徽州独有的温柔。瓦,是生活中最真真实实的东西;瓦,为我们遮风避雨。将一方瓦片作为创作的天堂,用画笔描绘我们内心所想。走过唐、宋、元三代,明清时期则是徽墨制作的盛世阶段,匠人匠心,制墨的技术经过无数代匠人的坚守。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徽墨制作的几个基本步骤: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而在这其中还包含着十几道工序,最终才能制成一锭用古法制作的徽墨。描金的过程则是用金粉、银粉等为徽墨快填涂颜色,使徽墨上的图案更加立体美观。
宏村三面环山,基本处于山水环绕的中央。青砖、粉墙、黛瓦、雕刻,行走在古镇中,仿佛冥冥之中在和过去的时光对话,倾听它们用种种岁月的痕迹叙述着过往。顺水出村,逆水进村。通过水圳这样的结构将外部水源引入村庄,提供了生活用水的同时,也调节了气候、丰富了生态。
扎染已有数千年历史,染色材料来源于我们都熟知的板蓝根,是天然环保的植物染。将布料用各种工具缠绕扎紧,浸湿后放入染缸浸泡,拿出等待与空气反应,重复操作若干次使颜色更为纯粹。每次的扎染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开盲盒一般的惊喜。被誉为“可以吃的徽州石雕”的徽雕糕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和徽派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色彩一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黎阳老街和屯溪老街隔江相望,红红的灯笼、窄窄的道,整条老街上都洋溢着热情的氛围。黄山烧饼、葛根酥、毛豆腐、黄山毛峰……热情的商家总会主动让我们尝试这些地方特产。老街整体不长,但却见证了徽商几百年的繁华旧梦,沉淀着浓浓的文化底蕴。
为深入了解徽州地貌、徽州人文、徽商、徽州民俗、徽州历史进程,我跟随团队来到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参观。大到行政区划变更,小到徽墨制作细节,能感受到徽州人对文化传承的态度。走出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后,如图翻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籍,增添的是凝重、含蓄的期待。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和技能,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底蕴,也激发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已经明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也不禁感叹那些能坚持传承非遗文化的人们的工匠精神。未来,我将积极参加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不断学习和体验不同的非遗项目,从自身做起,发挥宣传和传播非遗文化重要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关注这些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