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学子三下乡:生态建设促进产业改革,草莓小镇创新发展思路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作者:童昱豪 梁栋哲

中国青年网商洛7月12日电(通讯员 童昱豪 梁栋哲)为贯彻落实“五个振兴”,了解农村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从实地中考察学习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兴调研团7月12日奔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下湾村开展“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护好绿水不辞难,锚定目标不等闲

调研团来到下湾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据悉下湾村地处商州城北5公里处,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其中242国道穿村而过,为下湾村经济产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受众基础。通过商州区委办公室副主任、驻村第一书记金红卫介绍,自商洛市对乡村发展提出新模式新要求以来,下湾村积极落实对村内所辖土地、“二龙山”水库进行环境整改,总计关停22家不合格农家乐、对18只柴油机机渡船进行处理、对6家养殖户全面整改,保护“二龙山”水库一级水源地,村内一部分农户收入受到影响,将保护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产业转型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平衡。

图为商州区委办公室副主任金红卫介绍村内环境情况

村党支部结合生态环境战略对村内发展做出新规划,顺利迈出村内经济发展转型的第一步。坚持贯彻落实“绿色乡村”发展政策,做好经济改革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首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守护好下湾村的山水家园,真正做到了环境经济齐头并进,生活生产两手共抓的新局面。

转型升级新方向,固本培元迈步前

调研团来到了下湾村“草莓小镇”,一个接一个的草莓大棚覆盖了村落,支部书记说道:“政府对乡村环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村党委探索打造了香甜草莓种植园的特色产业。随着同村隧道的通车,村内交通便捷优势显著,草莓采摘园游客如织,草莓销售在村内可以实现完全解决,供不应求。”如今,已发展草莓大棚种植70个,每个大棚纯收入达到10万元,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收入问题,还解决了村民的工作问题。

图为调研团成员参观下湾村草莓种植大棚

下湾村结合实际村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开展了不少特色产业。据统计目前下湾村中华蜂养殖580余箱,栽种连翘1600亩,板栗510亩,开发公益性岗位44个。村民郝彦子表示:“虽然农家乐、水塘养殖、柴油机船关停了,但我们能成功转型,靠产业再就业,照样致富,种了10个草莓大棚,仅一季下来就收入四五十万元钱。”面对经济产业转型上的必然问题和不利因素,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委会高度重视,在原有的经济建设方向上迅速转型升级,完善革新绿色产业,找到新出路。

聚焦乡村新壁垒,把握契机促发展

随着特色产业的开拓和经济成果的迅速,下湾村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商州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下湾村驻村第一书记金红卫表示:“根据近两年村内经济改革后农作物收益成果来看,我们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受制于村内人口基数限制,无法加大加深农作物产业成果,主要问题还是人口问题”。据调研团考察了解到下湾村15个村民小组共计2102人,然而实际常住人口却不足三分之一,并且村内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严重限制了下湾村经济产业的长期发展。缺少新鲜活力,导致种植经济产业与科技结合程度较低,农作物产业种植销售方式单一,限制了产业发展。

图为村干部为调研团进行村内介绍

村党群服务中心应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吸引外出务工青壮年回村谋发展,做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村干部应积极尝试带动村内传统农作物种植产业和科技相结合,贯彻落实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做好线上乡村文化建设和农作物产业宣传,开拓销售渠道,完善产业机制。

图为调研团与当地干部合影

广袤乡村现新貌,舒展振兴新画卷

调研团不断了解,如今的下湾村产业明晰,环境优美,下一步,下湾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深入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再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下,继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多种产业链互通,将特色产业、生态保护、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时间:7月12日

地点: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下湾村

通讯员:宋治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微信:SZQ2905698192/电话:18309168412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圆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缅怀先烈扫墓活动
7月1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圆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微山湖英烈纪念园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并扫墓献花,实践团负责人夏彬带领实践团全体成员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走进这座庄重而肃穆的纪念馆,首先映…
浙江师范大学化材学子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承千年古道,览锦绣江山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为深入了解江山历史,学习江山文化,寻访红色基地,学习红色知识,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乡约化学”…
初心若磐石 笃行更志远|湖工商专访十八洞村第一书记、湘西州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长田晓
7月10日上午,由湖南工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组成的七人小队,在阳信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十八洞村村部,向乡村振兴队队长田晓展开访谈、学习,深入切实了解到十八洞村乡村振兴的新动态,以及在历史扶贫攻坚过程中…
尽一份微薄之力,让世界充满爱
今天是我们到达上杭中学的第7天,下午,我们队伍在上杭文化楼进行公益摆摊活动,帮父老乡亲进行国家政策科普、按摩以及赠送小礼品。当我们到达文化楼时,已经是傍晚了。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绚烂的红…
东湖学子三下乡:探讨秭归电商+文创产业,深入了解发展趋势
(通讯员:张泽燊)今天上午,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按既定计划前往秭归县三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实践队与该公司进行调研访问,深入了解电商直播与自主文创产品在秭归的发展状况。实践…
爱国之情由心起,教育之心因情落
清晨,伴随《义勇军进行曲》的缓缓响起,上杭中学的国旗正在跟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缓缓上升,同学们神色庄严肃穆,眼神跟随红旗上升,心中爱国之情逐渐热烈。看着上杭中学的同学们心中记忆涌现,曾几何…
长安大学赴宁夏“匠心传承非遗·赋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三
长安大学赴宁夏“匠心传承非遗·赋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三7月12日上午,实践队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桂琴的刺绣工作室。关注到赵桂琴老师的刺绣工作室,旨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技艺的传承现…
重庆工商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交通先行
文/潘楚图/曾玉凤“要想富,先修路”,发展农村交通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基于此,2023年7月13号,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渝乡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市巫山县抱龙镇展开关于当地交通发展情…
西安学子三下乡: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收益,可爱小橡改换乡村新颜
中国青年网商洛7月14日电(通讯员石芳宋治錡)为贯彻落实“五个振兴”,了解农村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从实地中考察学习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赴甘肃古浪“践行两山理论,追寻古浪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
奋进新征程,青年勇担当。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走深走实。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赴甘肃古浪“践行两山理论,追寻古浪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