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续、文化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伟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队于2023年7月12日走进核潮非遗工作室,感受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核雕艺人之核雕作品最早见著的则是明代魏学洢作《核舟记》一文。明人魏学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橄榄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

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技艺”传承人高华林老师的带领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队参观了核雕工作室,工作室里各个展柜里都摆满了精致的核雕作品,各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参观过程中,高华林老师向实践队员着重介绍了《核舟记》这个作品,作品中每一个人物、每一扇门都雕刻地细致入微。高华林老师讲到,虽然这里总共只有八扇门,但在制作过程中却要做三四十扇门,足以可见其制作过程的不易。在如此小的果核上雕出一个精美的作品,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与匠心。而后,高华林老师又在现场亲自向实践队员演示了雕刻技艺,他拿出一个小核用刻刀在上面刻了一朵五瓣梅花,虽然只是小小一只梅花,但其雕刻过程十分讲求技巧与经验,只有通过长久的锻炼才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

通过此次实践经历,实践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雕技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的体悟,实践队员了解到非遗文化的发展需要在其延续传统的同时跟随时代大胆创新。核雕技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它融合现代雕塑绘画艺术,将北派核雕的雄浑大气与南派核雕的细腻清雅相互融合,以高镂空微雕技艺为主,以小见大、以微见真,展现出富有中原文化底蕴的微核雕艺术特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6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活动。2022年1月21日,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民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宣讲队,积极开展系列宣讲活动。1月27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精神,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队,于2022年1月27日下午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活动精神宣讲,高萁作为……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力量,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暨普法宣传宣讲会于1月24日在线上召开,本次宣讲会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
李芸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6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本次宣讲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
代李蓉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加强中小学生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认识,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7日展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叶清源担任本次宣讲的主讲……
叶清源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群众的普法教育,加深广大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在普法教育中彰显山大力量,1月20日,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琪悦以线上的形式,向吉林省磐石……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8月25日,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顺利完成采访调研活动。从线上开会讨论、明确分工任务,到成员积极寻找优秀抗疫工作者,进行线上、线下采访,再到编汇采访素材,形成……
聽说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