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茴”味庙前丨碰撞实验妙趣生,摄影美学拓视野

来源:集美大学师范学院 作者:小棉

7月6日龙岩电(通讯员:吴尚科)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木棉计划——寻红色闽西”实践队在龙岩市庙前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兴趣课活动。课程分为三部分,旨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创造力、扩展视野。为学生们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其中自由探索知识,并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在科学小实验的课堂上,实践队员黄进贤以生活中的经验引入,引导学生发现水中筷子折射的现象,经过演示,学生们经历了一系列精彩的实验。水中的筷子竟然“折断”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是神奇的水会“倒流”吗?;小苏打与醋的反应使学生们吹起了气球;硬币碰撞实验则让他们亲眼目睹了动能守恒的规律。

图为实践队员徐梦云协助孩子们完成实验。 实践队队员 郭秋芸 摄

每一个实验都由黄进贤先进行演示,学生们再亲自动手探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发现了光的折射、虹吸现象、小苏打与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实验现象及了解了实验原理。实验结束后,黄进贤总结实验的现象与原理,巩固学生们课堂所得的知识。

图为学生们在进行硬币碰撞实验。 实践队队员 刘佳悦 摄

摄影课程也吸引了很多对摄影感兴趣的学生。实践队员刘佳悦从相机的构造、拍摄构图的技巧,以及后期制作的方法三方面进行讲解。刘佳悦借助相机实操演示帮助学生们了解相机的构造,通过展示厦门市集美大学的部分照片以促进学生们理解九大构图原理,并能够说出一张照片里使用了哪些构图技巧。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光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独特的照片,同时也了解了图片后期处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些技能将使他们在未来的摄影创作中更加出色。

图为实践队员刘佳悦讲解摄影要素。 实践队队员 郭秋芸 摄

“筷纸”灯谜课程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动手制作的机会。实践队员郭秋芸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灯笼是如何制成的。同时在介绍材料的选取和准备工作后,学生们对手中的材料跃跃欲试。紧接着便开始制作自己心中的灯。材料虽简单,过程与结果却不平凡,卡纸、洗脸巾、筷子和小灯在孩子们充满创造力的想法里漫天遨游,通过孩子们的巧手,最后具象到现实,化成了他们心中的灯。在分享作品环节,学生们分享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那一份童真。

图为学生分享作品。 实践队队员 刘佳悦 摄

这场兴趣课活动的丰富多样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提高了对知识的学习和汲取的积极性。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频繁,在探索与创造交织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和成长。也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庙前中心小学一直重视兴趣课的开展,实践队此次开展的课程契合庙前中心小学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激发自己的潜能。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更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相信在未来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这场充实而精彩的兴趣课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摄影和手工制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获了快乐和成长。这也是庙前中心小学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的体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8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人生逐梦恰此时
大学生网报宜都7月16日电(通讯员周婕)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阅历,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加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情系楚蜀,筑梦宜都”暑期实践队来到宜都市,并且被分配到七个不同社区开展学习课程与兴趣…
风车叶自光伏出,蝶弄微风草际来
夏日的标志,除了永无止境的蝉鸣,还有透过云层的炎炎烈日和拂动野草的清清野风。何不利用太阳能来摇动风扇呢?在提倡绿色能源的当下,风力发电实然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武汉…
立足精神脉络,把握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建党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对于社会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党建工作,提升党建理论研…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百年薪火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郑州市7月5日电(通讯员韩东晓)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
武汉学子公益行:学习垃圾分类,聚力青春力量
武汉学子公益行:学习垃圾分类,聚力青春力量大学生网报7月13日电(通讯员李天乐)7月13日上午,在荆门市漳河新区杨店村“希望家园”里,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垃圾分类的课程,带着大家走进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乡村振兴中属于桧溪的答卷
为了解地区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对于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2023年7月5日,西南石油大学“缘善”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桧溪镇进行实地考察,探寻桧溪镇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举措及…
继承建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新时代,立足实际,不断探索践行更有力量的基层党建,创新完…
湖北学子三下乡:大学生三下乡,歌唱祖国情怀
湖北学子三下乡:大学生三下乡,歌唱祖国情怀大学生网报宜都7月14日电(通讯员胡芷鸣)在大学生们参与“三下乡”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通过实践了解农村发展,还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其中,一…
三下乡活动体验感想
三下乡活动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感悟。首先,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我亲眼目睹了乡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让我更加意识到推动乡村…
重走习总书记7年知青下乡路: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风·藏蓝风行队”探寻梁家河村背后的故事
为深入探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重走前人艰苦奋斗之路,弘扬奋进向上的红色延安精神,7月14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风·藏蓝风行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开展实践培训活动。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