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大闸蟹精细科学化养殖

来源: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工学院 作者:赵天扬

大学生网报-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7月5日电(通讯员赵天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蟹产业的振兴,提出深入贯彻落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充分挖掘蟹文化、保护蟹品牌、繁荣蟹经济,助推阳澄湖镇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感“蟹”有你实践团前往淡水水产研究所考察调研,采访研究所负责人王总以及当地蟹农,深入一线,探索如何有效地科学养殖,感悟养蟹人的辛苦与不易。

基地的基本情况

为更好的观察和管理蟹的养殖过程,研究所就建立在蟹塘旁,条件是十分艰苦的。实践团考察正值中午,烈日当空,蟹农正在蟹塘劳作,负责人王总热情地招待成员们。首先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整个研究所,虽然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却十分完善,厨房、卧室、空调应有尽有,为了犒劳蟹农辛苦的工作,还会经常做一些烧烤大餐,基地管理注重蟹农生活情况。在与王总的交谈中得知,在基地中,无论是蟹农工作的分配、技术支撑,还是平时的买菜做饭,都是由王总一人负责。

正值梅雨季节,蟹塘的水位十分不稳定,对于这个问题,王总说到下暴雨时,蟹塘中的抽水泵会抽水,保持蟹塘的水位稳定。关于如何进行科学养殖以及目前蟹的生长状况,成员们提出去蟹塘拍摄记录,但王总却拒绝了这个请求。他说到白天天气热,水体温度高,大闸蟹都躲在水底乘凉,即使投入饲料,大闸蟹也不会浮出水面,只有到了晚上,水体温度下降到大闸蟹适宜的温度,它们才会浮出水面觅食,那时才能更加清楚方便的记录。蟹农的工作时间也因此而定:早晨五点起床,六点入塘工作,避开午时高温,十一点结束上午的工作,下午从四点开始工作,直到半夜才能上床休息,睡眠时间也是不足的。因此,对于负责人来说,产业效益固然重要。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这是王总一直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采访王总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天扬供图

专业介绍,实践出真知

王总向实践团成员们普及了许多在文化馆未学习到的养蟹技术。养殖大闸蟹要在远离村庄、工厂、矿区、水质优良无污染的地方建造蟹池,因此研究所的地理位置也较为偏僻。投放蟹苗的过程中,要选择规格整齐、反应灵敏、无损伤、无寄生虫的大闸蟹扣蟹,用浓度为千分之三的盐水浸泡3分钟,然后投放在蟹池中,投放密度为每亩400只,注意刚投放的蟹苗要集中放入一个蟹池,并用隔断隔开,等待蟹苗适应环境后,再去除隔断,让蟹苗四处活动。大闸蟹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期间不能使用农药和激素,以免污染水质,影响大闸蟹的生长,而且在水质浑浊、发臭或者遇到暴雨天气后,要及时为大闸蟹排出20厘米深的水分,再向其中灌入等量清水。大闸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养殖期间可以投喂鱼虾、蚯蚓、田螺、粮食碎屑等饲料,单次投喂量为大闸蟹总体重的百分之四。这些精准的数据都是一次次实验中得到的,王总强调:“我们这个行业什么都马虎不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是很有道理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蟹塘分布图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天扬供图

勤劳致富,精神传承

成员们正准备离开时,蟹农刚好完成上午工作,在一旁收拾工具,他们皮肤黝黑,脸上布满皱纹,卷起的裤脚下是皲裂的土地般的皮肤,成员们便趁此机会采访蟹农。过程中,蟹农一边交谈,一边卸下身上的装备。当成员们问到这份工作有多辛苦时,蟹农正脱下手臂上袖套,长时间在水里工作,即使有袖套保护,手臂上也布满了绿色的浮萍和青苔,那双被泡到浮肿、长满老茧的手也引起成员们的深深感慨,即使他们没说也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感“蟹”有你实践团成员们感悟到青年要想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蟹产业文化现状不能只停留在向专家咨询、在网络上搜集资料,还得亲自实践,前往养殖一线,了解最真实的专业养殖人员的看法以及从事养殖业的蟹农的想法。青年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青年力量的注入和助推,与此同时,青年人生价值的实现也需要乡村振兴提供的机遇和舞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紧跟时代脚步,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充分汇聚各方力量,坚定理想,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继往开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天扬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采访现代产业园张铖主任——深度咨询现阶段的蟹产业发展
大学生网报-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7月5日电(通讯员赵天扬)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当地蟹农的共同努力下,“阳澄湖大闸蟹”品牌已经名扬天下,蟹产业日益蓬勃发展。但在华丽的外表背下,蟹产业的发展面领…
调皮小孩问题多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刘雪儿)今天,在课间时,我在饭堂门口与学生聊天,突然一个1班的女孩子追着一个男孩子,然后不小心摔倒在地,嘴唇先着地,马上就溢出了血,她似乎一下子缓不过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环学子参观黄河博物馆和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学习黄河精神,坚定初心使命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亲临郑州视察黄河发展状况,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促进青年学子深入了…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华夏同音,推普同行。
大学生网报平顶山7月16日电(通讯员周钰静)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的学子们秉承着这一理念,在罗孟…
生态文明新时尚,垃圾分类记心上
“环境保护在心中,垃圾分类在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
“昇韵”社会实践团队参观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
“昇韵”社会实践团队参观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皓月醒长空。仲夏时节,我们站在缅怀革命先烈队伍中,再次走进战争年代的革命堡垒村——朱村。(朱村抗日纪念馆)俗话说,“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
赴“爷爷私房菜”酒店调研实践活动
2023年7月11日至15日一位来自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海交汇新起点,奋楫扬帆新时代”长三角小微企业发展调研团的学子为了解餐饮行业的现状,调研餐饮企业发展情况,赴抚州”爷爷私房菜“酒店开展…
防治结核,人人有责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一种在医学上被称为结核杆菌的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同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广泛流行。,2023年7月16日,…
健康湖北行——“星”火相传,点亮希望
图为实践队员为学生讲课近期有幸参加了三下乡支教活动,通过这一个星期的教学,学生每天都会给我带爱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他们的各种表现、行为,上课状态、学习成果等等都会让我不断思考,不断激励自己进步…
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赴橙彩MCN调研
2023年7月11日,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赴橙彩MCN调研。通过与橙彩MCN机构王总的座谈,实践队员了解到橙彩MCN直播机构过去的直播产品主要围绕三农,今年以来拓宽直播商品,增加了食品类、保健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