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发展,自然的选择下,中国拥有无数的文化遗产,其中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正是这些自然的瑰宝,让后辈们见证了前辈们的智慧。作为“探忆·裕农”团队的一员,我很荣幸能够在2023年6月22日前往竹山县溢水镇竹编艺人同时也是非遗传承人的肖友华老先生家,与他一起感受竹编的魅力。
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到肖老先生家,再见到我们后,肖老先生第一时间换了件衣服,以最好的精神风貌面对我们。在和肖老先生简单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肖老先生自小身体不好,17岁便学会了竹编,凡是农村的生活用品他都可以编出来。在现场,肖老先生还亲自示范,带领我们感受了一下竹编的乐趣。但是,离开后我一直记得肖老先生那满怀遗憾的话“现在知道竹编的人少了,学竹编的人更少了”。
这不仅仅是肖老先生一个人的心声,而是所以非遗传承人的心声。非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可能已经不在适应当今的社会,但是我认为,我们能够利用当今现有的资源来帮助非遗进行一次脱胎换骨,让非遗与当今社会相适应,让非遗重换光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正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映照。“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广泛开展;文旅部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在一些地方,非遗保护被写入村规民约,助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就蕴藏在人们的看见、了解与热爱中。这些启示我们,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惠益人民福祉。
就如近几年爆火的河南卫视,它的爆火来自于它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它对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以及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出现,也在向我们传达一个讯息:要想让非遗活起来,我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工具来帮助非遗文化完成转型,这是必要的,也是当务之急。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了解我们拥有的非遗文化,能够将这些非遗文化分享给自己周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非遗文化。青年一代有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就有希望,当代青年人身上的担子不比任何一代人轻,作为青年人中的一员,撸起袖子加油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10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